第38章 小院宜居正当租(1 / 2)

“请二位稍等片刻,我这就去查看一下店里的文本记录。”

郑牙人一溜烟地跑走了,不到一盏茶又飞速跑回来。

他面露喜色,浑身洋溢着做销售的自信,“还真找到一处一进小院,原主人还花钱打了水井,吃水用水都方便。”

“而且就在杏花巷对面的茶水巷,走杏花巷对门的米店绕过去就是,如果您家店铺就在杏花巷头,那就更方便了。”

此言一出,夫妻俩都惊了,世上还真有这般巧的事,落英食肆正好就在杏花巷头拐角啊。

除开街面上的店铺,那处小院确实算是最近的了,难怪那郑牙人这般自信。

“那就快走吧。”

雨渐渐小了,路上的行人稍微多了点,许福全心情渐好,一路都在跟郑牙人摆龙门阵。

聊来聊去,话题硬生生从山长水远扯到牙行八卦。

更有甚者,许福全一口一个郑老弟,还让郑牙人有些懵圈自己啥时候跟人成了异姓兄弟。

不过许福全想知道的话一句没差,都给问出来了。

“诶,郑老弟,刚刚牙行里怎么回事,怎么才过一日就那么拥挤了?”

郑牙人叹口气,这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倒也不至于藏着掖着不说。

“就是前几日益州北部都江水坝破了,冲毁好些房屋和良田,这些人都是无家可归自卖自身的可怜人。”

“之前不是跟许老哥你说过咱牙行总行是遂县嘛,可不就是那儿遭了洪灾,不然总行不至于容纳不了这么点人,还给送到这儿。”

许福全和李淑兰对视一眼,俱都心惊不已。

刚刚一晃眼都有二十来个,更别说全部了,可在郑牙人嘴里居然才只是这么点人。

管中一点可窥豹,由此可知那益州北部遭灾得有多严重啊……

许是许福全原身经常在县里走街串巷,知道的别一般农户多一些。

他疑惑地问道:“那都江水坝,不是才修好三年吗……”

“嘘!许老哥,这话以后万不可乱说啊,要是被衙门里的有心人听见了可不好。”

郑牙人小声说完,偏着头四处看了看,那忧惧的模样真是让夫妻俩下意识胆寒。

就连李淑兰这个乡下妇人都知道,遂县离芙蓉县也不算近,可郑牙人还是不敢乱说。

她心里莫名颤了颤,看房的喜悦顿时烟消云散。

虽然这芙蓉县暂时看起来还算安宁祥和,可凭她女人的直觉来看,这世道或许已经渐渐变得不安全了。

他们只是困在这一方小天地,知道的信息比一般人少的多,自然就更比不上牙人这种消息通达的职业了。

夫妻俩对视一眼,见李淑兰微微点头,多年的夫妻默契让许福全瞬间明白媳妇的意思。

今儿这单生意就算贵也必须做成了,得跟县里除了官员和大户人家之外,消息最通达的人打好关系才行。

三人到了茶水巷,从巷口就能看到那小院的瓦墙。

果然是位置极好,方便车马通行不说,装潢用的木材看着也比旁边那户强。

郑牙人从衣袖里掏出钥匙,开了门引夫妻俩进入。

进门入眼就是标准的四合院格局,中间是正堂,正堂后有正房,还带两个小耳房。

正房左右两侧分别是东西厢房,东厢房过来是厨房,而西厢房则是连接着大门。

房子自带的小院呈四方格局,靠近厨房那处栽种了一棵老槐树,槐树右侧有一个盖棚水井。

至于西厢房那处虽没有什么遮挡,却开了一小畦菜地,日常种些葱姜蒜是没什么问题的。

郑牙人适当解释道:“这小院原本是县里一个小茶叶商的小别院,但是年前做生意亏了好些,便挂出来出租多少回点银钱。”

“而且,房子久不住人就会失了气,所以他也觉得与其搁置着不如租出来添点人气。”

李淑兰四处看了一番,对房屋的格局和布置都十分满意,当下便直截了当地问价。

郑牙人拱手笑道:“二两银一个月,半年起租。”

李淑兰手心捏了把汗,她确实没想到县里物价这么高,但料到了签契约定然不会一个月起签。

但幸好这家要求半年起签,而不是一年,不然她铁定拿不出这笔钱。

既然认定,那李淑兰也不含糊,当即便下定决心道:“行,就这个价,咱们签契约吧。”

“许嫂子果然性情直爽,这么好的房子确实也是可遇不可求……”

郑牙人巴拉巴拉恭维完后,直接从袖子里掏出契约、毛笔和墨盒,看来早有准备。

签字自然是许福全代劳,契约一式三份,一份给许家,一份牙行留档,最后一份给那位茶叶商。

李淑兰从荷包里掏出一张十两面额的银票和三两碎银。

多的一两银是要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