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升级成老爷了(1 / 2)

天光微亮,远处天空厚厚的乌云终于有些浮白,雨这才总算是小了一些。

许福全夫妻俩借着斗笠和长蓑衣的遮挡,也省的再去老宅借衣服了,就那么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滑的往县城去了。

菊丫被爷爷牵着,四郎则是被夹在膀大腰圆的大伯腋下,生怕透了风再生场大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众人回到家时,老宅已经烧好热水熬好姜汤等着了。

菊丫先是跟着大伯他们一起用热水冲了脚,再干了碗熬的浓浓的姜汤。

喝姜汤时她本想偷工减料,却被大伯母陈氏盯着,硬生生看她喝到发汗才算完。

“刚听你们爷说那房子塌一片我就心慌,幸好你们这回有惊无险,又捡了条命回来。”

康老太拉着俩娃看了几圈,确定没啥事才敢完全放心,心想这回天气晴了可一定要去城南昌丰观烧香还愿。

又见姐弟俩穿的单薄,赶紧拉着往堂屋里走,还没忘给孙子孙女找两双合脚的鞋穿。

四郎穿三郎的鞋,菊丫穿的自然就是腊梅的,只有他们几个年岁差不多。

三郎调皮捣蛋,穿的鞋自然也都埋汰,可腊梅爱干净,那双蓝布鞋一看就是才做好没多久,估计没舍得穿几回。

菊丫不愿夺人所好,赶忙推拒道:“这鞋这样新,梅指定都没咋穿过吧,反正堂屋里不冷,我穿草鞋也没啥区别。”

反正就是说什么都不穿,众人拿她没办法,心里赞她懂事的同时还没忘记给她多找了身厚实的麻布外衣。

菊丫可算是不冷了,干脆忙活着帮大家做早饭,毕竟都分家了也不能白吃。

刚吃完饭,四郎就被三郎拉着去房间玩草编蚂蚱,晃眼人就没影。

大伯他们则带着小子们在院里的磨坊拉磨,看那样应该是在磨玉米浆。

而两位婶婶和腊梅则开始做粉条,就连康老太都没闲着,在灶下帮着看火。

菊丫这才发现,原来婶婶们杂粮浆都拌好一大桶了,这么大的量肯定不会是今早刚做的,怕不是昨晚就没咋歇。

别人赚钱这么卖力,她也不想干愣着,索性拿过漏勺葫芦就开始往水里拍粉,就当是给婶婶们打个样了。

……

而县城这边,许福全夫妻俩穿风带雨,深一脚泥浅一脚水的好不容易走到城西……

却发现今日不仅没有早市,甚至路上也没多少行人。

人少意味着生意受影响,夫妻俩那本就不热乎的心立马又凉了。

在上次买过衣裳的成衣店,随便搭了两身成衣换好后才往食肆里赶。

门很早就开了,杜风杜雨忙活着给食肆洒扫,抬头见到夫妻二人眼睛骤亮。

“老爷、夫人,厨房里热水都烧好了,您二位快去烫烫脚,别受了风寒。”

而杜雨也是十分有眼力见,立马接话道:“我去熬点姜汤。”

许福全一把给人薅过来,“啥老爷夫人的,哪家老爷夫人穿草鞋踩的两脚泥啊,叫许叔和婶子就行,我可不想纠正第三次了。”

见许福全态度肯定,这次兄弟俩终于从了,“那姜汤……”

“姜啥汤,别熬了,我们出门前才喝过,你们俩好好休息休息,这铺子的石板地擦得都快反光了,你们肯定忙活很久了吧?”

杜风杜雨兄弟俩眼睛又是骤然一红,看着夫妻俩去后院洗脚,这才敢偷摸擦擦红眼眶。

“哥,咱这次是真的遇到好心人了吧?”

“是啊,”杜风摸了摸弟弟毛茸茸的脑袋,“所以我们才要好好干活,这样才能报答买我们回来的恩人啊。”

很快许福全夫妻俩就洗完脚穿好鞋出来了,走之前还特意叮嘱兄弟二人先休息,还没到忙活的时候。

见人确确实实点了头,夫妻俩才又穿好一身避雨的行头出门。

这次,是要往胡氏牙行去找郑牙人,想让他帮忙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小院子。

牙行不远,街上行人不多,夫妻俩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可才刚过一日,今日的牙行却看起来格外拥堵和慌忙。

许福全在门外就看着几个牙人打扮的人在大声招呼几个穿短打的壮汉,郑牙人也在其中,只不过那些壮汉都不搭理人,沉默地牵着一串人进了后院。

李淑兰一眼就注意到那些人手都被绑着,还专门用了一根长绳将所有人串起来,像是用来防止逃跑。

再一看,就能发现那些人俱都浑身脏污,须发散乱,脸上汗水混着泥水,看起来精神状态都不太好。

李淑兰心软,最是不愿意看人受苦,便扯了扯许福全的袖子,示意他把郑牙人喊出来,他们在门外谈。

许福全正急着呢,才没有注意到那些穿成一串的人,满脑子都是媳妇也在,等会儿见到郑牙人会不会知晓昨儿他偷偷昧下银钱。

正好媳妇给了他机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