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媳13(1 / 3)

不出姜凌宁所料,还没等她详细阐述自己的构想,就被姑姑拒绝了。

“你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姜敏收了笑容,“我不同意,你现在的重心要放到学业上。家里有我和你姑父在,不需要你抛头露面去挣钱。”

“姑姑,这都不冲突嘛。书坊我会找专人来打理,我就有空的时候去转转,每月底去盘点对账就是了。不会耽误学业的。”

“那也不行。”姜敏说,“你大姐和林郁已经订婚了,后面就是选日子办婚礼。她找了个好人家,我就希望你能够找个更好的,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辈子就行了。”

作为军属,姜敏深知战争的残酷;作为长辈,她也只想大哥的女儿能够好好生活。

“姑姑,如今这世道,谈一辈子太长了。前两天我还听到你跟姑父叹气现在派系斗争严重,人人自危呢。”

“……”姜敏一顿,抬手就在小侄女手背上拍了一下,“你这孩子怎么还偷听大人说话?”

姜凌宁吐了吐舌头,笑着说:“一辈子太长啦,还不如就先过好眼下。”

可接下来任由姜凌宁说出花来,姜敏就是不同意。

最后没办法了,姜凌宁只好说出自己的底牌:“姑姑,如果我来开这个书坊,或许后面还能帮上姑父。”

姜敏被这话给逗笑了。

这小侄女越来越有意思,现在不仅主意大,嘴皮子也是越来越会说了。

为了让自己同意,把傅平都搬出来了。

“行,你继续。”姜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你说说怎么能帮上姑父的忙。”

“现在国内形势越来越紧张,姑父所处的位置也越来越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落人话柄。

我设想的书坊一楼就卖一些教材、译文一类的书籍,主要面对学生和青年;二楼去做古书典籍和书画生意。

姑姑,您想想,现在哪家先生太太小孩读书不需要教材的?”

姜敏听出些味道:“你继续。”

“二楼到时候我布置得典雅一些,到时候把父亲的这些藏品都布置到那里去。以后不方便引到家里的客人都可以约到书坊去谈。

我听说隔壁赵参谋长的夫人也喜欢字画,像这些太太也都可以到书坊喝茶聊天。

我爹这一辈子就爱读书赏画,如若能把他的这些收藏展示给有相同爱好的人欣赏,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姜敏这些年能够在太太圈子里留下来,靠得就是心思灵巧。姜凌宁把这些与她一说,自然知道其中的妙处。

这孩子说是开书坊能挣钱,但是长久来看反倒是给他们夫妇二人行了方便。

“要照你这么说来,那姑姑自己找人收一家店好了。”姜敏挑挑眉,“你有空时候愿意去玩儿就好了。”

“书坊前期是要劳烦姑姑和姑父先垫付本钱,但是我相信不出半年就能把本钱收回来。”姜凌宁笑眯眯地说,“可我不想直接把姑父牵扯进来,所以这个事情由我出面是最好了。”

姜敏:“???”

“书坊开业后,以后家里有任何不方便接触的都可以通过那边去办。而书坊也只是挂在我的名下,万一遇到什么麻烦,大可以一句‘那就是逗孩子开心的买卖,平日里怎么折腾我们也不知’就能撇开大部分的关系。”

姜敏盯着茶杯思索了许久才开口问:“这是谁给你出的主意吗?”

姜凌宁摇摇头:“没有别人,都是我自己想到。现在和我最亲的就只有姑姑和姑父了,你们好好的我也才能好好的。”

“这个事情太突然了,你得让我想想。”姜敏叹了口气,“不过你能想到这些,我是很高兴的。我和你姑父商量一下。”

******

民国十九年,粤军和蒋光头的关系愈发紧张了。

上一世在这一年里,会发生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蒋光头软禁胡H民在南京汤山,另一件就是震惊历史的“九·一·八事件”。

而在这两件事发生之前,广州永汉北路的一家名为“新益书局”的书坊开业了。

“小姜老板,你这书店看上去好气派呀!”胡菲站在书坊门口上下打量,“上下两层,一看就砸了不少钱进去呀。”

“刚好赶巧了,这原本是两家店,左边这家书局的老板要带着家眷去南洋,我们干脆把隔壁一家也收了下来合并装修成这样。”姜凌宁比了个手势,“我们进去再聊。”

她们先把书坊一二楼的对外区域参观了一遍,姜凌宁这才带着胡菲进了一块独立的区域。

“这就是我的办公室了,随便看看。”姜凌宁对着外面喊道,“秀珠姐姐,两杯茉莉花茶送到‘雅集’来。”

从苏州老家带来的东西姜凌宁按照记忆做了还原,乍一看和曾经是书房没什么区别。

而姜凌宁自己手写了“雅集”二字作为牌匾挂在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