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媳12(1 / 3)

陶之时不按套路出牌,给姜凌宁噎得目瞪口呆:“不是……”

大哥,我是想约你谈事业,不是想跟你谈别的!你这邪魅一笑算什么情况?

无言以对的姜凌宁选择了默默下车回家,没有回头的她不知道陶之时一直注视她离开的背影。

还没等她再找机会联系陶之时,对方却突然出现在了傅家公馆。

“上次听小宁说,你们在苏州就认识。”姜敏把姜凌宁叫了过来,“今天就刚好叫过来一起吃个饭。没出正月都算过年。”

姜凌宁点点头,笑着同陶之时问好。

心想老天都在给自己创造机会,这次可得好好做一下对方思想工作。

“姑姑,要是没别的事儿,我想先请陶大哥帮我找本书。”姜凌宁说,“胡副官送过来乱了顺序,我想整理一下。”

从苏州老家搬来的书一直放在公馆一楼闲置的房间,姜凌宁怕姜玥打了这些收藏的主意,就一直没有拆开。

姜敏摆摆手:“去吧去吧。之时家里一直接触这些吧?刚好你们去打发时间,等你姑父回来再来让人叫你们。”

客随主便的陶之时被姜凌宁带去了西向的空房间。

“你这是把苏州的家都搬过来了?”陶之时被堆满了大半房间的箱子给惊到了,下意识脱口问道。

“那可不,留在那里迟早会被毁了。”姜凌宁力气太小,解开固定绳之后就束手无策了,回头看向陶之时,“你站着干嘛?过来帮忙呀。”

这一年的运输不像现代用纸箱去固定打包,使用的还是传统木箱。

所以要把老家书房里的一应物品原封不动地搬来,没有实力和权利还真的很难办妥。

陶之时帮着姜凌宁把不同箱子里的物品做了清点和标记,需要调整的也都重新归置好了。然后姜凌宁又请他帮忙给重新封箱。

陶之时:“……”

姜凌宁见对方站着一动不动,满脸疑惑地看着他。

“二小姐,我那天就是跟你开个玩笑。要是有冒犯之处,请多包涵。”陶之时笑了,“你也用不着这么含蓄地表达不满。”

姜凌宁睁大了眼睛:“我怎么了?”

“刚刚才打开,现在又要封上。”陶之时顿了顿,“这未免也太……”

他话没有说完,留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嗐,陶大哥,你误会了。”姜凌宁走到门外左右看了眼,确认没人后小声说道,“我刚好有事给你商量。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陶之时站定,问姜凌宁想商量什么。

“陶大哥,我们合伙做生意吧,一起开个书坊。”

陶之时只觉得诧异,没想到眼前看着看着瘦瘦弱弱的小姑娘居然说想和他一起做生意。

“这是谁的主意?”他问。

“当然是我自己呀。”姜凌宁指了指身后的书,“这都是父亲留给我的。我自然是要尽力保全。”

“那就应该好好放到这里,而不是开书坊给卖掉。”

陶之时想起了姜凌当初一个人到松古斋卖画,一晃就快一年了。

“我可没说要把这些卖掉,这些都是我的营销宣传资料。”

陶之时听得一头雾水:“是什么?”

“我已经去考察过了,永汉北路那边书局比较多,但各家业务都很单一,没有什么特色……”

姜凌宁就在这拥挤的房间里,把她关于开店的想法给陶之时详尽地说了一遍。

陶之时刚开始还眉头紧皱,越往后就渐渐舒展开了。

“所以你是想一楼卖教科书和儿童读物,二楼卖古籍旧书。”

“对,我们还可以顺带做书籍的修复和装订这些,我打听过了写书根是可以单独收费的,这个我也可以做。”

“那你这些书,”陶之时指了指木箱子,问道,“你刚刚说要做什么?”

“到时候我在二楼里单独布置一块区域,把这些都陈列进去。”姜凌宁聊起自己的设想时,眼神都在发光,“有重要的客人就可以在这个区域里单独接待,既可以交友,又能展示这些收藏。”

看着她神采奕奕的模样,陶之时一时有些晃神。

“怎么样,要不要合伙?”姜凌宁问。

陶之时思忖了一会儿,总觉得姜凌宁这个提议并不是所说的“可以赚钱”这么简单。

于是他换了个问题:“你这个想法师长和夫人知道吗?他们不会同意吧?”

“我既然邀约你,那自然是有办法让他们同意。我现在是先要问你愿不愿意。”

陶之时手指轻捻,顿了顿才问道:“那这桩生意里,需要我做什么?”

民国期间军阀割据,混乱不堪,军人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也不算怪事。

“我会专门请人打理书坊,平日里不需要陶大哥做什么。但是现在时局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