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不做工具人16(1 / 2)

就在黄陶和谢维你侬我侬的时候,姜凌宁的事业一步一步地按照计划铺开了。

投资公司的盈利一直在持续向她主持的几个业务,特别是教师培养这块。

选择去做这些是发现现在国内专业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并没有想到能够在短期内能有回报。

有人说过:你只管善良,福报正在路上;你为人坦荡,运气自会出现;你坚持付出,收获迟早会来。

没想在这方面计较的姜凌宁,没想到“回报”来知道她了。

一家科技公司主动找到康复中心,愿意免费为他们做一套线上教学系统,这样可以让更多想了解、想投入到这项事业中的人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中来。

“小宁,美思科技的技术负责人已经过来了,现在在院长办公室。”邱敏见她回了办公室就在喊,“走走走,都等你半天了。”

“来这么早?你怎么没说给我打个电话呀。”

和对方约的时间是今天,但是对方从外地赶过来,姜凌宁之前谈的时间是下午。

“第一个问题,他们怕下午时间不够,想早点过来顺便参观一下学校。”邱敏替姜凌宁接过基本资料,两人一齐往外走,“都不让给你打,怕你在开车。而且对方本来就是来早了,也不好意思催你。”

姜凌宁给康复中心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改善,却依旧是那个没有架子“小宁”。康复中心所有成员一致赞同她来担任“秘书长”。

她现在主要负责外联我她牵头到了两个项目,自己安排工作时间。

所以即使她今天晚到,邱敏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院长办公室在三楼。

美思科技来了4个人,见到姜凌宁进来了,大家都笑眯眯地站起来问好。

“姜秘书长您好,我是美思科技的技术总监,廖超。”对方向姜凌宁伸手,“之前电话沟通过很多次,现在终于见到真人了。”

姜凌宁大方同廖超握手:“抱歉,我今天来晚了。”

“没有没有。是我们到早了。”

相互寒暄完,一行人移步去了多媒体会议,切入了今天的会面的主题。

“技术方面的东西我不太懂。

我和邱医生把我们常规使用的几种治疗方案和日常工作的流程做了一个梳理,我们都讲讲看,你们看从技术角度来怎么操作更好。”

之前康复中心在相关高校推广了培养计划,这引起了一位高校教授的关注。

在被邀请去做企业高管培训的时候,他还把姜凌宁的这项计划作为案例来进行讲解。

这般无心插柳,却是给康复中心带来了一萌绿荫。

一家名叫“美思科技”的公司主动联系,表示他们愿意免费给康复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得到帮助。

这可让姜凌宁高兴了,她本来就有上教学系统的打算,没想到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了。

而且很快就约到了今天在康复中心碰面。

姜凌宁和邱敏整理的资料非常详细,差不多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技术团队终于把相关的日常工作和业务流程整理出来一个大概。

“你们的需求我们都了解了,我回去尽快拿出第一版的方案。到时候我们在那个基础上再来做讨论和修改。”

“辛苦大家了,很感谢小羊科技的各位技术老师。这一下就忙到七点了。我们今天给大家准备了本市的特色美食。”姜凌宁对着廖总监说,“我安排先送其他老师先去饭店,廖总,我们能单独聊聊吗?”

廖超当然不会拒绝,等到其他人都离开会议室后,他听到姜凌宁说:“我想请贵公司帮我们开发一套数据管理系统。”

廖超:“……??”

“根据数据统计,残疾人士大概占到人口比例的10%,你可以在社会里能够见到那些身体有残缺的人群,很多人为了生存会想办法让自己融入社会。这里面有先天的或者后天到。”姜凌宁解释道,“而自闭症患者基本都是天生的,除了患者家人,你机会不会有机会接触到这部分人。”

廖超想了想,点点头。

生活里确实没接触过。

“这些孩子有家长陪伴的时候,或许能顺利长到成年。”姜凌宁用手敲了敲桌子,“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孩子年龄大了之后,或者父母不在了,他们去哪里了?”

廖超想了想,倒吸一口冷气。

能去哪儿,不就是慢慢“消失”了吗?

“我现在做的这些只是一个开始,但是我不希望永远都只有一个‘开始’。”姜凌宁说这话的时候想到了晨晨,这些天的相处已经让她和孩子建立了真正的感情,“你可能也听说了,我的孩子也患有自闭症。我很担心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他年龄也大了,如果他没有办法回归实惠,他那时怎么办?”

廖超看着她眼角发红,张了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