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不做工具人15(1 / 2)

原来姜小弟撞车事故发生之前,新结交的朋友约了姜小弟一起吃饭,等他到了饭店才知道原来新朋友在过生日。

姜小弟不知道自然是什么礼物都没带,于是用酒做代表连敬了对方三杯酒。

吃完饭后,朋友说要去女朋友家,姜小弟自告奋勇地主动提出要帮朋友把停在饭店外的车开走。

“其实当时也怪我自己。”姜小弟撇了撇嘴,“人家说了要叫代驾,我怎么就脑子一抽拒绝了呢!”

当时他是真觉得就三杯水啤酒而已,跟喝水一样。

其实新手司机在白天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一到晚上反应明显会慢不少。

姜小弟驾车行驶到一个丁字路口时,突然横冲出一辆电动车,正在避让的姜小弟突然被对向来的车辆用远光灯晃了晃,当下看不清路面的姜小弟一着急,操作失误就撞树上去了。

生日聚会有人在拍视频,清清楚楚地表明姜小弟喝了三杯啤酒。

现在视频在人家手里拽着,等于主动权也在别人手里拽着。

姜小弟不付钱对方就报警。到时候不仅保险公司一分钱不会赔,而且姜小弟还会因为酒驾要坐牢。

这要真有了案底以后更没希望找个好工作了。

“姐夫,只有你能帮我了,我今天都是悄悄来的。”姜小弟说,“我姐现在变得是铁石心肠。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谢维看着前面萎靡的姜小弟,心情非常复杂。

他一向都讨厌自己这个小舅子的,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的典范。

可是他现在和黄陶在一起做了对不起妻子的事情,让他每次看到姜凌宁就觉得愧疚。

现在姜小弟出现,他突然觉得可以把这个当做补偿,再面对妻子的时候就没那么心虚了。

于是谢维很干脆地把支票本拿出来,毫不迟疑地写了20W递给姜小弟:“你写个借条。”

姜小弟关心的是能不能拿着钱,至于借条什么的他根本无所谓,一顿猛点头,说:“对对对,这个姐夫,这个钱当我借你的。”

写完借条给谢维,姜小弟又面露难色:“姐夫,我可能短时间内还不上这个钱哟。”

他现在连个正经的工作都没有,平时花钱全靠姜妈妈给。

“我也没指着让你还。”谢维把借条随手放到抽屉里,说,“我是怕你姐知道以后怪我,你也知道她现在变了,有时候我也怵她。要是以后她知道了问起来,我能拿这个借条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就是,她现在可厉害了!”想起那天姜凌宁回家的模样,姜小弟又补充道,“姐夫,你可以别告诉我姐,我来过啊。”

拿着支票的姜小弟高高兴兴地从谢家走了。

他前脚刚离开,黄陶就从书房的隔间走了出来。

现在两人总是在家里幽会,算是把“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贯彻到底。

黄陶轻轻坐在单人沙发的扶手上倚着谢维。

“摊上这么个弟弟还真是不让人省心呀。”黄陶摇摇头,假意道,“小宁那么能干一个人,看着她弟弟真是很难想象是一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呀。”

谢维挑挑眉,并没有反驳,还一副“送了20W出去终于心安了”的模样。

黄陶见状,心里更酸了。

现在的姜凌宁重新开始工作后,整个人就像开挂了一般。

比如最早她说想开设美术教室,谢家人包括谢维都觉得她就是瞎折腾。因为是谢氏集团出资,谢夫人还因为姜凌宁花了一大笔钱去装修念叨了很久。

谁知那仅仅是个开始。

美术教室后接着又开了特殊音乐教室,康复中心的课程规模一下就扩大了。

随即姜凌宁又推出了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全国都师范学校招聘储备老师。

这项培训计划只针对特殊群体的教育体系,培训课程全部是免费的,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

并且完成培训后留下来做志愿者的老师,康复中心还报销食宿。

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会面临尴尬的就业现状,而姜凌宁在毕业季推出了这样的公开培训,很快就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影响力瞬间扩大到了全国范围。

于是这个原本只服务于当地的民营康复中心一下成为行业内的热点。

各路媒体闻风而动,都想通过现场考察挖出点什么“黑幕”。

甚至有些记者还参加完了短期培训,但到最后也没发现任何重大纰漏。

业内和媒体都有了统一的结论就是——这是一批做实事的人。

媒体带动舆论,舆论制造影响力,影响力就会重新注入力量。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康复中心搬家了。

培训计划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且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除了资源之外还特批把之前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