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名声累(1 / 2)

看到一味味药材跃然纸上,朱医师心下合计,发现都是对症下药。

烛火中神道叶悠然放下毛笔,将桌上几张药方捏了起来,道:

“第一张药方,药性温和,适合初病之人。第二张药方药性猛烈,那些久病沉郁下此猛药,定能见效。这第三张方子,和第二张相互配合,是冲和药性之方,可达平衡。”

朱医师接过药方,这才借着烛火仔细端详。

上面的药方都是从《丹溪正法》上抄录而来,有些药材名字叫法不一,在神道叶悠然的解释下,朱医师也弄了清楚。

先前在马家村,村长已经报备了人数,久病不治之人有十二人,刚患病之人有五人。死了八人,早已经火化。

人数不算太多,只是每天都要煎药。神道叶悠然拿出了一锭黄金,道:

“朱医师,马家村全村上下的费用,这一锭黄金可够用?”

朱医师有点汗颜,他自忖从学医之初,也是怀着治病救人,慈悲济世之心。后来看惯了人世苦痛,一颗心逐渐麻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早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初心。

县官下达封村之令,自己作为医师偏听偏信,不曾亲眼看过病人,就放弃了些许人命。

要是从前的自己,肯定会跑到马家村一探究竟。终究是岁月蹉跎,冷漠了人心。

他拿着药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在神道叶悠然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医者应有的初心。

“道长一言惊醒梦中人,将老朽点醒。”

说着对着神道叶悠然躬身一礼,又道:

“这锭金子老朽就厚颜收下,除了最基本的药材成本,和人工成本。马家村后面,村民养身恢复期间的饮食,都交给老朽。”

神道叶悠然站起身来,还了一礼,道:“如此就麻烦朱医师了。”

朱医师带着两人来到药架旁,他和神道叶悠然分拣药材打包,忙活了好一阵。

而就在他们分拣药材的时候,吩咐了马三喜去将药堂的帮手叫了过来。

县城不大,里面却有三个药堂。朱医师药堂在南,靠近城门口。

其他两个堂口一个在北,一个在县堂旁边。其中在北的是朱医师曾经的一个徒弟,县堂旁边的药堂则是前几年入驻进来。

只给县里面的达官贵人看病,马家村瘟疫之言,就是此药堂下的结论。

不多时朱医师手下的学徒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只有两个人都是十四五的年岁。家中算不上殷实,识得两个字,加上手脚还算勤快,所以朱医师就收了他们。

几人收拾好了天隐隐见亮,在马三喜的带领下来到了马家村。

虽然神道叶悠然断定是井水有问题,但通过高温煮沸还是可以饮用。

两个学徒看见是马家村纷纷都变了脸色,一个劲的央求朱医师回家。

看见跟了自己两年左右的学徒,朱医师还是有些气恼。虽然明白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真看到的时候,还是有些生气。

在朱医师的劝说中,并同意增加工钱的情况下,两人才勉强答应。

此时的马家村中早已经热闹非凡,那些没有生病的村民在村长的指挥下,将各家的碗筷高温消毒。并将木灰木炭,铺在村尾。

有了他们的加入,救治开展的如火如荼。

……

连续三天的救治,马三喜的娘亲是第一个恢复的。并且恢复过后也主动加入了救治的行列,神道叶悠然则和朱医师入山采集药材。

三天下来药材也所剩无几,好在约莫再过几天,整个马家村又可以恢复到往昔的样子。

马家村的事情自然也传到了县官的耳朵里。

此时县堂后面县官谭杰正和师爷陈宇文商量对策。

“马家村竟然敢擅自找人医治,不将本官的封令放在眼里,真是好大的胆子。”

谭杰怒而拍桌。

师爷陈宇文附和道:“马家村的人阳奉阴违,不遵调令,可以此来治罪。”

谭杰皱眉道:“听说城南的朱医师也掺和其中,这可就难办了!本官治下出现瘟疫,早就上报给州牧了,如今要让本官改口。失了百姓的信任事小,要是有人以此来攻讦我,失察之罪是大。”

师爷陈宇文道:“大人,不如强行阻止马家村的救援,让吕医师再次出来作证。煽动其他村民,只要先坐实了瘟疫之名,后面拿捏马家村的人不过轻而易举。”

听得此言谭杰才喜笑颜开,对着师爷竖了个大拇指,道:“还是师爷有办法。”

陈宇文笑道:“那属下这就去请吕医师。”

……

陈师爷请动了吕医师,并调了几个捕快。煽动了许多村民,一群人在谭县官和陈师爷的带领下,赶往了马家村。

马家村中病情轻的人已经康复,那些严重的都已经可以正常说话,经过朱医师他们细心的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