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接到订单(1 / 2)

从县城回来后,安大海立马找来合适的木头便开始继续赶工动物碗和磨牙棒。

今日他们带去的二十套碗全都卖完,三十根磨牙棒也只剩下一根,光这两样便卖了四百多文。

他想连夜赶工,趁着明日送安文平去考试时再赚一笔。

第二日是县城的赶集天,安大海因为连夜赶工所以便留在了家中休息,送安文平的任务便落在了安大山身上。

因着赶集天安大山要用牛车拉人赚钱,为了给客人们留出更多的位置,所以小七便也被留在了家中,只有安老头和他们一起去县城集市摆摊卖东西。

李如芸和两个妯娌昨日随着村里的妇人们去竹林里掰了不少春笋,已经连夜处理好了,搬到牛车上,今日正好拉到集市上去卖。

村里也有不少拿东西去卖的人,安家的牛车一到村口便被大家围住了。

同样等在这里的李家母子想跟着大家往上挤,可惜他们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半大孩子,一个身无二两肉的干吧女人,哪里挤的过这些常年劳作的农家妇人。

吴氏还没挨着牛车便被一个大婶一背篓给拐到了一旁,一个没站稳还摔在了昨夜下过小雨的泥路上,弄的她浑身狼狈。

一气之下居然丢下李承景一个人回家去了。

见人都上车了,就李承景一个人可怜巴巴的站在路边,安老头于心不忍只能让大家都往里挤挤,让他上牛车。

李承景千恩万谢的上了牛车,一路上他几次想和坐在最里面的安文平说话好改善两家的关系。

可惜两人之间隔着好几个人,他叫了几次安文平都装作没听见,最后也只能作罢!

到了城门外,坐牛车的人都下了车随便自觉的给了车费,只有李承景一脸尴尬的站在一旁。

等大家都走了后才低着头对安老头说钱在他娘那里,等晚上回去了他再送到安家。

安老头没说话,点点头见他没其他话说了,便让安大山直接驾着牛车进城了。

两人亲眼看着安文平进了学院门口才离开,走时还看见了姗姗来迟的李承景,他们理都没理便驾着牛车离开了。

路上安老头还叹了口气道:“还道这孩子是个好的,只是受了他娘的累,现在看来也不尽然。”

安大山一脸不屑:“上梁都不正,下梁又哪会不歪,没钱给车费却有钱给进城费,真当我们蠢不成?小小年纪便谎话连天,长大了还得了。”

安老头点点头表示赞同,“亏的我方才还想着他要是没有进城费便先借给他呢……”

安大山帮安老头将摊子摆好后便驾着牛车重新出了城门开始拉客。

他在城内耽搁了不少,一些不卖东西光赶集的村民们此时已经准备回去了,接了四五个人后他便开始往村里赶。

还没到村口,远远的便看见已经有许多要坐牛车的人等在了那里。

等车上的人一下,大家再次蜂拥而上,挤不上来的便只能等下一辆牛车。

安大山如此往返几次后也快到午时了,安老太早早等在村口,手里拿着给三人带的午饭。

将装着午饭的篮子递给安大山后,牛车上再次坐满了人。

拉完这一趟,安大山便暂时将牛车寄存在城门外,自己则提上装着午饭的篮子,先去学院门口接了安文平,两人再一起去安老头摆摊的地方。

今日是大集,街上的人比昨日多多了,他们到时安老头还在忙,只来得及说一句让他们先吃,便又扭过头去接待客人了。

安大山一边和侄子吃饭,一边注意着摊子的情况,发现大哥昨日赶工做出来的六套动物木碗此时已经卖完了,就连为数不多的几根磨牙棒也没了。

而此时仍然还有两个妇人在问那个木碗,对此安老头只能遗憾的和她们说碗卖完了,让她们下次再来。

闻言,安大山赶忙放下手里的碗,上前对两个妇人道:“木碗虽然卖完了,不过你们若是想要的话可以先定下嘛!

嗯……就先付五文钱的定金吧!然后你们想要什么动物的碗,我们记下后回去做好了,等下一个集市带过来,到时候你们再补上余下的十文钱便能将碗拿走。

也免得下次你们来晚了,碗再卖完了,白跑一趟嘛!”

两个妇人一听,顿时觉得这主意不错,不过还是有些担忧道:“那万一你们收了钱不认账怎么办。”

安大山一听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您放心,我家大侄子就在县城上学,我们断不可能会做这种事污了他的名声。”

安文平一听,也放下碗将自己的考试证明拿给两人看。

见安文平居然在考青松书院,两个妇人顿时放心了不少,读书人最重视名声,尤其以后要是有幸做了官,祖上几代人都是要查的,是断不能出现一点污点的。

两人爽快的各自交了五文的定金,定了一套兔子碗和一套小熊碗。

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