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转运了(1 / 2)

安大山拍了拍胸脯,一脸自信道:“就老三那捕鱼技术去了那么一会儿都能抓到四条那么难抓的鲫鱼,要是我出手,肯定能抓到更多。”

安大川一点也不介意被自家二哥贬低,还应声称赞起来,“那可不,要说在咱这大河湾里,二哥的捕鱼技术可是数一数二的。”

安大海也顺着两个弟弟的话道:“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如此,我等会就去赶制几个鱼篓,为你们添一份助力。”

他的手很巧,地里没活的时候就会去山上砍些竹子回来编些篮子卖了补贴些家用,家里的好些桌椅也是他自己打造的,只是因为没钱请正经师傅教,全靠自己摸索,手艺到底还欠些,不然就能去承接些给人做家具的活了。

三兄弟三言两语的很快便把捕鱼的事敲定下来,两老也不阻止,由着他们去,只要不耽搁地里的庄稼就行,若是真的抓到鱼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至于想利用清水河里的鱼赚钱这事他们倒是没抱多大的希望,那河里有没有鱼,大伙能不知道么!老三今儿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见大人们商量的热火朝天,安文齐三个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他们也要去,就算捉不到鱼,像今天一样抓些螃蟹,捡些田螺也是好的。

等男人们说完捕鱼的事,吴秀兰也借着气氛说了野菜地的事。

陈桂珍一听还有这么一个好地方,当即表示明天要和她一块去,“你明天去的时候叫上我,两个人一起能多挖些,咱们早点去饭点前就回来。”

吴秀兰点点头,距离秋收还有一个多月,家里粮食不多了,每顿都是有定数的,能多挖些野菜,大家也能吃的饱些。

“我们也要去。”今日帮了大忙的安文杰和安文奕也赶忙表态。

吴秀兰嘴上答应着,却没当做一回事,明日她要早早出门,这俩孩子起得来才怪。

一大家子边吃饭边说话,放下碗筷后,安文齐摸着鼓鼓的肚子学着大人的样子感叹:

“今天运气可真好啊!三叔带我们捉到了鱼虾,三婶和小五小六他们也找到了大片的的野菜地,若是每日都有鱼虾和多多的野菜该多好啊!”

大人们看着他那餍足的样子哈哈大笑,“你这小子可真贪心。”

“不过咱们今天的运气确实是挺好。”

“说来,好像是从小七出生开始,咱们的运气才好起来的。”吴秀兰应着大家的话,顺嘴来了这么一句。

本是句玩笑话,却没想到大家集体愣了一下,然后便居然就着这话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

安大山首先出言道:“三弟妹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今天以前我是两天倒一小霉,三天倒一大霉,喝口水都容易被呛到,就今早出门时还差点摔了一跤呢!

可自从小七出生到现在,我似乎都挺顺的。”

安大川接着道:“我每天路过清水河时都会下意识看看里面有没有鱼,就指望偶尔能逮个一两条给大伙解解馋,可从来就没遇到过。

结果今天小七一出生就让我逮了四条,这运气应该也是小七带来的吧!”

话匣子一打开,一家老小纷纷手舞足蹈的诉说着自己的倒霉事,和小七出生后的这半天他们是怎么运气好的。

最后还一致得出了结论,“小七丫头是个旺家,有福气的,是他们安家的小福星。”

安大海听着大家对自家闺女的赞扬,笑的嘴都合不拢,虽然觉得有些夸张了,但还是厚着脸皮全都笑纳了。

一家子散了后,他端着二弟妹帮忙熬好的鱼汤回房,便把这事和自家媳妇说了。

李氏一听大家对自己闺女这般夸赞,心里也高兴,看着小小的人儿,满脸温柔慈爱。

“海哥,咱们小七长的这么俊,你可得给她起个好听的名字呀!”

李氏喝完鲫鱼汤,看着自家闺女粉雕玉琢的小脸,不由道。

“那是自然。”安大海满口答应。

“不过,”他犹豫片刻继续道:“我虽然认识几个字,但和人家读书人一比那就差远了,不若,不若等文平回来,咱们和他商量商量再定好了。”

李氏低头看了看可可爱爱的小闺女,点了点头,同意了安大海的主意。

“文平是咱们家最有学问的人,让他来为小七取名,肯定能取一个既好听,寓意又好的名字。”

……

“喔喔喔……”

隔壁家的公鸡第一次打鸣的时候,吴秀兰和陈桂珍便已经起身,披星戴月背着背篓往野菜地里走了。

两人都是手脚麻溜的,加上那块地里的野菜茂盛,不过个把时辰便把两个背篓都装满了。

等她们往回走时,村里去挖野菜的其她妇人们才出门。

等她们把早饭做好了,家里的大老爷们和孩子才起床。

安文杰两兄弟见自家娘和二婶早都把野菜挖回来了,不仅没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