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复活的古神(2 / 2)

两米多长的蜈蚣。

在那一个氧气浓度远高于现代的时代。

曾经真的有过巨人呢?

现在的树木可能只不过是当时的小草而已。

那么如果当时存在人的话,必然也是比现在要更加体型庞大。

也就是传说中的巨人了。

“可是夸父到底为什么要追逐太阳?”

“大家有没有想过?”

“大家知道夸父是巨人,是上古的神明。”

“为了追个太阳,把自己的命给弄丢了。”

“这值得吗?”叶真提出了疑问。

在大家上学的时候,大家只是照本宣科的学习而已。

都没有想过真正的内核问题是什么。

所以我们在教育阶段都只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来没有教过我们怎么去提问题。

就像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这一题还有谁不会?”

“不会的举手!”

如果你举手,只有你一个人。

老师会说:“怎么就你一个人不会?都说了多少遍了。”

要不就是,单独几个同学举手。

老师会说:“伱们个别几个同学下课来找我。”

所以就没有多少人举手了。

如果你在课堂上去问老师,“老师,夸父为什么要追逐太阳啊?”

老师一定会用各种理由来搪塞你,因为老师他也不知道。

甚至会觉得你问的问题非常无聊,和学习无关。

“因为夸父逐日的背后有一场阴谋。”

“一场上古时期的巨大阴谋!”

“夸父逐日大家都知父最后死了吧。”

“可是如果夸父死了的话。”

“后面记载的是谁?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同样是《山海经》中的内容。

为什么明明已经在追逐太阳过程中渴死的夸父。

还会记载夸父被人杀死的记录?

这不矛盾吗?

观众再迟钝也发现了端倪。

“夸父不是死了吗?怎么又被杀了。”

“夸父好惨,死了又死。”

“不对,这还记录了两次,说明非常重要。”

“会不会是记错了啊?还是同名同姓的人。”

叶真摇了摇头道:“里面古神的名字都只有一个,并不会重复和重名。”

“夸父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

“那为什么夸父会死两次?”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古神夸父。”

“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