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守城之责(一更)(1 / 2)

众人脚步匆匆,县府主房内一时人影杂乱。

惨白的日光却静悄悄地透入窗中,留下了一道一道窗格阴影。

而在阴影的尽头,是一件被慌乱丢弃在地的铠甲。

原本应当泛着冷色寒光的铠甲,如今却满是深入铁片的刀枪剑痕与暗红色的干涸血迹。

而在铠甲胸口处,被翻起的犀皮下,铁片竟被穿透,血迹将此处尽染成殷红,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与颜色。

再顺着地上的窗格阴影看去,日光照耀处,躺着一个面容清隽,但脸上却几l无血色的男子——

正是这副铠甲的主人,孟聿秋。

一旁的军医用剪刀剪开了他心口处已和血肉粘连的中衣。

残损的布料下,竟无完好的肌肤。

微弱跳动的心脏旁,是如地上阴影般一道又一道刀枪剑刃留下的痕迹。

血好似已流干了,就连微微翻卷的肌肉边缘都是灰白的。

如此触目惊心的伤痕,令围在床榻边的众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而谢不为更是脑中轰鸣,浑身颤抖。

他紧紧握住了孟聿秋的手,掌中冷汗直冒,呼吸也急促到像是快晕死过去。

但他却死死咬住了自己苍白的下唇,直到唇上有血渗出,滑过下颌,滴落在素白的被褥之上,才勉强找回些许的神智。

他静静地看着军医检查处理孟聿秋心口附近的伤痕,但眼前的一切却早已如隔着升腾的水汽一般扭曲。

恍惚间,他竟在想,如果孟聿秋当真醒不过来了,他该怎么办。

在这个荒唐的念头冒出的一瞬间,答案也随之浮现——那就跟孟聿秋一起走好了。

但在下一刻,他却又想起了孟聿秋临行前的嘱托,“要担起守城之责。”

两种声音在他心中不断地纠缠搏斗着。

末了,也没分出个胜负,只让谢不为感到疲倦与——再一次的懊悔。

如果,如果孟聿秋不在这里就好了。

如果孟聿秋不在这里,那孟聿秋就不必冒险突袭贼寇,更不会受伤。

如果孟聿秋不在这里,鄮县也不可能陷入孤城之境,而被区区海盗围困。

如果孟聿秋不在这里,那些被海盗所杀的军士,那满地的鲜血、满地的白骨......一切一切的牺牲,都不会发生。

是他,错了。

他与孟聿秋既身在其位,那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就像蝴蝶振翅一般,终有一日,会在某处掀起巨大的风暴。

即使,有时,那可预见的风暴更像是杞人忧天,或像是在遥远到也许不会来临的未来。

但,风暴一旦形成,那谁也不能挽回、不能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将一切都嚼碎、都吞噬。

而如今,在已经到来的风暴面前,他所能做的,竟只有祈祷。

祈祷孟聿秋会平安无事地醒来,祈祷....

.上苍会给他、给他们再一次选择的机会。

他宁愿放手,也不愿看到孟聿秋受伤,更不愿看到无辜的百姓、无辜的军士一个一个接连地在他面前死去。

?本作者孤月当明提醒您最全的《病弱万人嫌陷入修罗场》尽在[],域名[(

他需要孟聿秋,需要孟聿秋的爱。

可如今的天下苍生,却比他更加需要孟聿秋——

需要那个身居高位,平衡朝局,心怀天下的孟丞相。

也不知怎的,在做出这个在以往看来绝不可能的决定之后,他竟没有意料中的心如刀绞。

反而,更像是如释重负一般。

但很快,他便明了。

是这份爱,这份背负着天下苍生的爱,太过沉重。

重到即使是在亲手用利刃割去,也是亲眼看着鲜血喷涌,却已麻木到感知不到痛楚。

不过,他也知道,在麻木褪去之后,这剔骨割肉的痛,还是会到来,但此刻的他,却是庆幸的。

庆幸他能暂时不被痛苦侵扰,能清醒地面对他必须面对的、也必须承担的困局与后果。

而军医也在此时终于为孟聿秋处理好了心口附近的伤口。

他颤颤巍巍地直起了身,又抬袖抹去了额上的冷汗,再对着一言不发地愣愣地看着孟聿秋的谢不为道:

“禀告谢将军,孟相得上苍护佑,此次虽伤在左胸,看似危及心脏,但都恰好避开了筋脉要害,是故,孟相并不会有性命之忧。”

谢不为紧握着孟聿秋的手终于稍微松了松,也后知后觉掌心已是一片冷汗冰凉。

他仍是望着孟聿秋紧闭的双眼,听到了自己沙哑到像是两块石子在摩擦的声音,“那他什么时候会醒来。”

军医略略叹了一口气,“孟相身怀此伤强撑太久,以至失血过多,心脉损耗,才会突然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