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诺言(2 / 3)

了想,又想到孟田等了他那么久,他也就点点头:“那这件事就拜托青灼了。”

秦青灼应下来了。

晚上他们在庄子上睡觉,秦青灼就纳闷了。

“南知,这件事你为什么不跟我说?”秦青灼一脸愤愤不平。

明南知梳着头发,瞧见秦青灼的表情便笑了起来:“二哥说了这事不好跟你说,而且八字还没一撇不想让你知道。”

秦青灼还是把明南知欺负了一遍。

……

秦青灼回到家里就给秦飞写信了,大楚的路很烂,传信也慢。秦青灼已经在和许尚书合计把大楚重要的几条路重新修一修。

要想富,先修路。

许侍郎终于把上官熬过去了,他成为了工部尚书。他的上官也没抬入内阁,反而是因为年纪太大,乞骸骨返乡养老了。

景元帝对这些没犯错的老臣格外的宽容,都给了宅子和金银珠宝,让他们安享晚年。

不能让他们在大楚当官,临到头了还没有保障,景元帝干不出那事。再者,他现在有了太子,人逢喜事精神爽,对待朝臣也多了几分宽容,要是你犯错了,本来应该明天死,他让你后天死。

国库里有钱了,秦青灼就可劲的折

腾。但别人要钱,他又不给。

朝臣纷纷写奏折骂他。

大概就是双标狗之类。

景元帝按下不表。

朝臣:“……”

搁这是一伙的啊?!!

秦飞收到秦青灼来信时,他从京城到处游学,心中已经有了诸多的感悟,对民生有了更多的理解。他也更加崇拜秦青灼了,秦青灼和工部做出来的工具对百姓的影响太大了,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人很感激秦青灼。

纺织坊和毛线坊的出现也让哥儿和女子有了更多的底气。他在影响着大楚王朝,而在之前他还只是一个乡野之人。

这样的身份落差反而让秦飞更加佩服自己的舅舅了。

他看见秦青灼的信写的是他阿爹要二嫁的事。秦飞提笔写下自己的想法,他很支持秦云珂。

这次他已经游学到了安乐镇,在安乐镇还有一个清泉村,那是他长大的地方,这也是秦飞游学的最后一个地点。

他总要来这个地方看一看。

秦飞打听到石大志开的豆腐铺子,现在豆腐铺子没有什么人,在面前站着一个哥儿抱着一个孩子,一个十岁的孩子打外边过来。

“爹,我先去玩了!”那孩子说了就把书箱一放就跑出去玩了。

石大志已经娶了新夫郎,还有两个孩子。秦飞的脚有些移不开,但他还是鼓励自己上前。

“爹,我是秦飞。”

石大志看见一个锦衣少年还有些畏惧,一听这称呼和熟悉的脸庞,石大志脸上就出现了笑容。

“小飞,你咋姓秦了?”

石大志苍老了许多,他只比舅舅年长几岁,现在瞧着比舅舅年长了十几岁,头上都出现白头发了。

“石大志,这是谁?!为什么叫你爹!!”一个尖锐的嗓音传过来。

石大志有些窘迫,拉着夫郎跟他说了几句话。那夫郎看向秦飞的目光又畏惧又警惕。

“我今天只是回来看看,明日就要回京了。”秦飞解释了一句:“现在瞧见爹了,我也心安了。”

石大志忙道:“小飞,那边有一个茶馆我们一起去坐一坐。”

秦飞点点头。

他们坐在茶馆里,陌生疏离的不像是父子。石大志叫了一壶茶。

他在秦飞面前有些拘谨。他问了一些秦飞的情况,秦飞一一回答了。

秦飞喝了一口茶,没有再说话。

“爹,你在豆腐铺子里要多休息,要为身体着想。”秦飞只留下了身上回京的银子,把其他的银子都递给石大志。

这次离开后,秦飞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了。

“哪能让你给我银子,这些银子你留着自己用。”石大志红了眼眶,他把银子和银票推过去:“你舅舅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你跟着他们在京城里我很放心。你阿爹一个人也不容易,你以后有出息了要好好的孝顺他。”

石大志在孩子面前还是绷住了,他说道:“你说你回去就要科

举了,好好读书,这些银子自己拿去买点好吃的,读书很累,你要好好的补身子。”

石大志反而从自己的怀里拿了银子出来,都是一些碎银子,还有铜钱,一枚一枚的。

“你长这么大了,我还没给你什么钱,这些钱不多,你爹没什么本事,你拿着这些钱去买点吃的都好。”石大志说完后怕秦飞拒绝他,他站起身:“铺子里还有事,我先回去了。你别把钱还给我,你好好的读书比什么都强,好好对你阿爹。”

他走了。

秦飞看着桌子上的碎银子和铜钱,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