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风雨欲来(2 / 5)

遭了什么孽。

许青阳修整了一日第一日就把府衙里的人认了认,认完玩了一套恩威并施的套路,看见底下的人表面上服帖了。他知道要想让他们真心实意的服他,还是要做些政绩,要么就要动用霹雳手段。现在没抓到他们的错处,无法动用霹雳手段,等抓了辫子,便要杀鸡儆猴了。

“我去曹县看看去。”

许青阳要去底下的县城里摸一摸底。他自幼在许父跟前长大,知道许父最喜欢是就是下乡去了解情况,再找几个在田地里劳作的百姓问一问,得了几分实况。再去乡下里找户百姓吃一顿饭,四处打量一下屋子,和家里边的小孩说说话,就能把这里的情况摸得七七.八八。

许青阳照猫画虎,把几个县令哄得一愣一愣的,心里着实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这府台不知根系,瞧着是个实干家。他们最怕的就是实干家,这种人油盐不进。

……

秦青灼在户部也没闲着,上面的圣人到了冬日又生了一场大病,皇城的气氛沉重。建康帝下令让他们清丈田地,这一举措在朝中

() 掀起了惊天的波浪。

这手段便有些急了(),征宁郡还未做出成效来?()_[((),便要清丈田地,官员和地主豪强都不会依从。

金部郎中点了几个人去把京城周边的土地册子拿了过来。家家户户的到村子里面去查,这田地早就没在老百姓的手里了,通通都被京城中的大户兼并了。

秦青灼带着人来记这些田地,再细细的去调查,多半是进了某某官员亲戚的兜里。这些大户在灾荒年就是借粮给百姓,高价粮食,若是还不上就把田地抵了,百姓无法只好卖了田地,变成了佃户。

佃户就没什么自主权,他们要向地主缴纳高额的地租,在田地劳动时也要承受繁重的活,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们在田地中种植、收获,自己到手的不到十分之一。地主家节日,或是家族成员成亲办酒席,佃户还要被地主无偿喊过去干活,有的地主甚至还要佃户们随礼,把家中的鸡鸭送给他们。

这样的佃户很难再拥有田地,然后可能世世代代都变成了佃户。地主让他们活着,但不会让他们活得太好,就这么吊着他们的命。

“老丈,你们一日要耕种多少地?”秦青灼拿着本子问道。

“能耕多少就多少,从这头耕到那头。”

秦青灼极目望去,沉默片刻说道:“朝廷不是把播种耧车、水车的制作方法都张贴皇榜,让天下的手艺人学了去,怎么不用工具来田地里干活?”

“就是用了工具干活,有了工具帮衬,人就要干更多的活了。”

秦青灼想到这茬也是无话可说。

他把田地记下来。

累了半个月,秦青灼终于可以到家和明南知好好的休息一阵儿了。京城周边的田地干了半个月的活,结果被叫停了。

太子在朝廷监国,秦青灼想着建康帝的身子确实不大好了。想着原著中的剧情,建康帝驾崩后,太子登基偏宠庶子,把顾煦逼得造反了。

主角攻纪凌带着主角受隐居山林,半生顺遂。秦青灼动了这个念头,他怂得厉害,怕自己一家子都折在这里面了。

产婆已经住进秦家了,明南知的身子越重,秦青灼夜里还要给明南知捏了捏脚,他看见明南知的有些发肿的脚,有些心疼。

明南知却觉得有点难为情。

“相公,我已经好多了,你不要捏了。”

“晚上这样捏一捏,你会舒服一些。”

虽然外边的情况不明朗,但在家里秦青灼还是一贯高高兴兴的,家中的郑哥儿也完全融入秦家了,他的针线活不错,帮着明南知一起绣小孩的衣裳。

秦青灼抽空还去了一趟太学。

陆夫子在太学里授课,秦青灼在夫子舍里等了一会儿,陆夫子才从学堂里回来了。

他一手拿着书本,一手挼着胡子。

“今天什么风把秦大人吹来啦?”

秦青灼听闻笑罢,从陆夫子手中接过他手中的书本,一看还是《中庸》。

“夫子折煞我了,我心里想着夫子

() 便来看看。”

陆夫子也是开了一个玩笑话,他心里最骄傲的便是有了秦青灼这个徒弟。小童长大了,陆夫子给他取了名字。

跟着陆夫子一个姓,叫做陆昌。

小童现在也成了大童。

他给秦青灼奉上一杯清茶,正待要下去时,冲着秦青灼扮了一个鬼脸,还是孩子气。

秦青灼笑了笑,也没和陆昌计较。他心思一转突然想到陆夫子还未曾娶亲。

“夫子为何不娶亲生子?”

陆夫子抿了一口茶,他乐悠悠的开口道:“你还管在我的头上来了?”

他的目光绵长:“我又不是非要娶亲生子,陆昌在我身边我觉得挺好了,以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