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七情六欲(1 / 2)

人之六欲,则更多地与物质和生理需求有关,它们是人类对于外界事物的六种基本。

首先是色欲,它是对视觉刺激的,能够激发个体的性欲和生殖需求。

其次是声欲,它是对声音的,能够激发个体的听觉需求和情感体验。

香欲是指对气味的,能够影响个体的嗅觉需求和情感体验。

味欲则是对味道的,能够影响个体的熙需求和情感体验。

食欲来自于生,从呱呱棕起,人就会吃,这是生长之需要。

性欲来自于死,从青春期后,人追逐异性,这是死亡之需要。

七情和六欲都是自然天性,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以应该顺应自然,不需要过度追求物质,是以要抵制物欲,尊崇自然本性,不避讳,不逃避,亦不沉迷。

七情过度或缺乏调节,都可能导致身体疾病的发生,而六欲的平衡与调节,也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极于七情,则魂魄必有毁伤,神思不宁也;

过分重六欲,则心必将困宥于身,不得解脱,元神混沌也。

对公子羽来说,这些人都是魔念深重,也是俯首可得的优质练手材料。

普通人尚且可做到由生理,来控制一个人的心理,甚至有催眠师可以对人进行深度催矛剖析人性。

那么公子羽自然也可以更进一步,当然也更可以,通过控制一个人的心理,来控制一个人的生理,进而匙控他人。

这就是神与神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吸引与被吸引,影响与被影响皆旨于此。

种魔决中的种魔,就是这个意思。

种魔是指有一种人很有魔力,能够引人入迷,让人难以抗拒。

顾名思义,修炼了种魔决以后,公子羽就拥有了这种引人入迷,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

不是字面意思上的魔力,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力量,意志力量,神秘玄奇的力量。

天生拥有种魔之人,本来就少之又少,更何况还有谁能够专注于修炼种魔之力呢!

公子羽不得不承认,魔道就是奇诡无比,就算只是切入的修行之始,也是如此离经叛道,一看就是魔道的做派。

若是成功地做到了种魔,那自是不必多说,被控者生死皆在公子羽一念之中。

这是成功了,那要是假如,不成功呢?

或者说,反被他人种魔了呢?

神与神之间相互交流,吸引与被吸引,影响与被影响,这本就是相互的。

我可以影响你,可以吸引你,自然也可以反过来被你吸引,被你影响。

那么到时候,是不是就会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结果。

所谓善水者溺,玩火者焚,当是此理。

倘若是以为种魔决就是玩弄人心的功法,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种魔只是开始,是魔道的起点,魔种才是道果。

想要更近一步,成就真魔之种,便要降服魔念,尤其是人人都有的,得自欲神的辨欲念。

只有降服了欲念,才不会被欲念所制,沦为最低等的欲魔。

主宰人所思,情感以及的乃是识神。

魔道修炼的便是识神,唯有这元神所出的后天识神,才是魔道所追求的辨自我,本心一也。

然而识神灵性极弱,常与高灵性的元神,处于一种竞争与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恰恰欲神,则是源自人之本能,先天而生,是人之本性,为先天之本,也是元神的一部分体现。

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说的便是这欲神。

魔道伊始,便是要一步一步地夺取欲神这一步分的先天灵性,以识神控制欲神,侵蚀元神灵性,用于补充识神缺失的高能灵性。

魔道的极端自我,放纵欲神,乃是为了自欲神中获取灵性,以求更进一步,而不是为了沦为欲念魔头。

俗了,魔道就是薅自身元神的羊毛,夺取无极界元神本体的高能灵性,以求他化自在,以神化魔,成就大自在天魔。

在位格上,天魔与天仙同等。

而仙道远离凡尘俗世,克制欲神。

入门第一关,难于登天,便是要灭绝识神,以元神直接挟制自身魂魄,追求逍遥自在,超脱于世。

这其实也是一种炼化阳神念头的方式,其目的和魔道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才说仙魔同道,一体两面。

只不过,魔道是离经叛道,追求的往往和仙道相反,入门易,速成。

然而往往行至半途,魔修便会失去本心,沦为外道魔头,霍乱天下,为人所不齿,令人谈之色变。

道家认为魔从石,作磨。

是以魔道本就是千劫万磨,方得始终。

仙魔同道,仙道亦要接受心魔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