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1 / 2)

农田里的第三茬儿粟米才刚长好,陆君实急忙的提前收成了大部分。

再加上早上收的剩下来的。

最后还赔上了刘有根刚做好的那辆木板车,才终于把小穗儿给换了回来。

刘三旺是真不做人,把所有余粮都刮干净后,还把村里正在吃的也都给弄走了。

全村一片死气沉沉,情绪低落。

小穗儿躲在陆君实怀里,哭得更停不下来了。

因为她知道,村里为了她,赔光了所有粮食。

“哎,三十口老少,没打过一个坏到淌黑水的瘪犊子。”

“咱姓刘的,怎么就出了这么个畜生!”

刘有根捂着又饿又被踹疼的肚子,颓丧着后背走了。

其他村民也颓丧离开。

腰肢绵软的陆君实,也叫他们很失望,失落。

“爹爹,呜呜……”

小穗儿都快哭得抽抽了,陆君实的心情五味杂陈,又饿得胃疼。

还算机灵的黄豆和小暖,藏起了自己的碗。

碗里还有没吃完的几口粟米饭。

二人想着法子安慰小穗儿,捏着饭送到她嘴边儿叫她吃,小穗儿也闭着嘴不吃。

小小年纪便已有了愧疚之心,愧疚得只想饿死自己来赎回过错。

陆君实轻摸着她的小脑袋,安慰她道:

“不哭了,爹爹又没怪你,是爹爹叫你去山上找水的,是爹爹的错。”

“粮食还会有的,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小穗儿对爹爹来说,比三百斤粮食重要百倍千倍。”

“好好长大,再把这粮食挣回来呗,多大的事嘛,不哭了。”

一通安慰,再加上哭累了,小穗儿在陆君实怀里睡着了。

这一夜,八个半大小子饿着肚子抱团取暖着睡觉,三个丫头缩在一块儿。

小暖独自缩着,小穗儿被陆君实抱着。

就这么度过了煎熬的一夜。

次日一早,刘有根等村民就跟着日出一起起来了。

朱大姐主动把陆君实给的十斤报酬拿了出来,取出一半,煮了几盆稀粥。

跟大家一起分着吃。

小穗儿饿了两天没吃,也终于是耐不住饥饿,吃掉了一碗。

吃完就缩回陆君实身边,不敢面对其他哥哥姐姐。

刘有根带着七八个村民上山伐树劈柴,路上,昨晚的变故自然而然的成了路上的谈资。

“早知道刘三旺是这种人,当初叫他爹娘把他扔尿桶里淹死就好了。”

“哎,真咽不下这口气。”

刘乐水咬紧着后槽牙,恨恨的谩骂。

“哪有什么早知道,”刘有根睨了一眼同村:

“陆老弟的性子真够糯的,哎。”

“可不是?一个丫头,哪值当三百斤粮食换回来!”

“陆大哥是真不知这年头的行情啊,五六岁的丫头,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的,六十斤都没人乐意换。”

“可能就是看不得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吧,嗐。”

刘有根一边跟同村议论着,一边陷入了深层的思索:

“不过这光景了,心肠还能软乎的,这可不多见。”

“老村正已经死了,咱能不能熬到来年,恐怕全指望这副软心肠了。”

闻言,刘乐水听出了老刘这是话里有话:

“啥意思?”

刘有根细细思索后才继续说道:

“一个五六岁的没用丫头,他都舍得用粮食换回来,说明要是咱们遭难了,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不管。”

“我寻思,反正老村正也没了,要不推他当村正?他肯定也会像护着那丫头一样护着咱们。”

一席话一出,几名同村顿时觉得很有道理。

昨晚被踹疼了的腰杆子,也顿如注入了些力气一般。

……

另一边,陆君实吃过早饭后,便叫黄豆等小子们,跟着陆小暖一起去打水回来。

其他四个丫头就留在村里,用金贵的水把脏布给搓洗干净,不许她们乱跑。

不知不觉,拢共五个小丫头,名儿也都起好了。

十五六岁的陆小暖。

六岁的小穗儿,九岁的小米,十岁的小麦,十二三岁的燕麦儿。

虽然养娃儿压力大,但有这么多娃儿帮着干活,还是挺好的。

通过差使便宜子嗣们,陆君实感受到了当爹究竟是啥滋味儿。

只要粮食够,当爹的感觉,那就是美滋滋。

叫干啥就干啥,顺心又舒坦。

进入农田,昨夜着急忙慌的收成过后,田里只剩下一片狼藉。

剩下的粟米作物收成出来后,还不能吃,得留着当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