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御用受害者(1 / 2)

听完少年的话语,阮若芳再也坐不住了,她低头看向手心紧攥的纸条。

只见赫然是白纸黑字

——“勿”

“勿”和“匆”,一笔之差,却导向两个不同的结果。

“怎?怎么会……”

阮若芳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记忆,是因为太过心急导致自己看错了吗?

不,不应该啊,她明明记得纸条上就是“匆”,不过因为当时是攸关生死的紧急时刻,也来不及再做确认。

还是说,鬼欺骗了她,不只是环境,也连同那张纸条?

这时一双冰冷的素手贴在她的脸上,让阮若芳激灵一醒。

她移眸看去,正是李念晴,他眼里满是关切,温柔地盯着她看。

少年的手十分冰凉,但又为什么那么温暖,阮若芳就这么感受着,也忘却了先前的抵触。

或许,这就是感觉?

不过,他是李念晴。少年用手贴了一会后,直接抽走了,然后更是一句话将少女从懵懂中拽了出来。

“你……不会病了吧?感觉像是脑袋烧坏了。”

现在看来,那温柔的眼神更像是对病人的“亲切”关怀。顿时,阮若芳感觉就和全身被冷水泼了一样,浇灭了所有杂念。

看着正常发挥的李念晴,齐闻铃心中暗嘘,他能感受到阮若芳对前者的微末心绪,更能体悟到少年个别情感的荒芜。

不过,这都是后话,至少现在看来,在李念晴的一番操作下,阮若芳的情绪也是稳定了下来,虽然这不怎么……常规。

阮若芳镇静下来后,又产生了新的疑惑,于是好奇地问:“这么说,你们都没喝那碗汤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李念晴挠了挠头,正欲开口,脑海中却闪过回忆:

当时他是看见阮若芳突然安静下来,就意识到不对劲了。

不,或者应该这样说,他早就发现不对劲了。

李念晴一直在关注那蜡烛,他惊奇地发现,那烛火的外焰根本没有摆动,这是不可能的,从常识看也是如此。

然后他趁妇人不注意,悄悄摸了一下,发现火焰的外焰根本没有温度,反而触碰到最底端时才能感受到灼烫感。

这是不合物理的,哪怕他是个水货文科生,也知道火焰的外焰温度更高。

所以,他判断眼前之物绝对不是蜡烛,应该是幻觉。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塞纸条给阮若芳,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他发现

这个女孩,性格十分特别,对未来有一种强烈的愿景,但也因此在内心诞生了强烈的矛盾。

加上她极其容易共情,要说队伍里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哪一个,那肯定就是她了。

所以,李念晴才会写“勿”给她,让她不要轻易的做决定。

这个女孩当时肯定紧张坏了,也不想想李念晴怎么可能预知到他们接下来要喝粥?

因为之前在绝后桥的经历,在观察到大家无神般的机械动作后,他就确认八成自己又进了幻境,而周围的人都是假的。

在观望了一会后,李念晴直接走进厨房,观摩起妇人做饭。

倒也没有因此触发什么禁忌,人家又没有说不让看她做饭,

李念晴承认并且尊重公序规矩,但这并不会束缚他。

相反他的理念很奇怪,那就是:

“规矩摆在那,就是在告诉你,任何不在规则上的事,都可以做!”

所以,他的行为往往会大胆激进。也很庆幸,在这次冒进中,他得到了相应的收获。

因为平时在家里做过饭,他发现汤中蔬菜的状态有问题。

如果是沸水的话,蔬菜肯定不会那样舒展,颜色还会变黄一些。可是现在看上去,它们就跟普通的泡在水里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沸腾的水上怎么可能没有热气蒸发?

李念晴看着木柴上的火焰,心里大致能 笃定,这应该是“阴间火”。

他高中时,喜欢在语文课上看一些闲书,尤以志怪杂谈为最喜。

记得有一部书叫做《太平广记》,上面就有这“阴间火”的记录。

大体情节记不太清了,大概做个阐述,就是阴间与阳间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阴界也是有火焰存在的,不然十八层地狱里为什么会有火山地狱。

当时李念晴不能理解,在他印象中,火焰一直是至刚至阳的存在,就连僧尼之寂化,都是用火来洁净。

古人也都是用火来祓除不详,为什么,阴间会允许火焰存在。

后来他才明白,此火非彼火,两者已经不是同一种能量态,从性质上就改变了。同样,在记载中,

阴间火在现世是没有温度的,但并不是说它就没有热量传递,只是阳间的人无法共享。

反正这饭是不能吃了,不说什么危险性。单说他嘴本来就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