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离城往事(1 / 2)

在建筑工程时,有时候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

柱子怎么都打不下去,或者是刚完工就塌,不管怎么修,修几次也没用。

古时的人们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修建大型的建筑会影响此地的风水格局,甚至触犯到当地的神灵或是妖魔鬼怪。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种对应办法,对于怎么都打不下桩的那处地方,在桩里筑入活物。

这种做法流传着两种不同的缘由。

一种是献祭生灵以向当地神鬼祈福或是作为对修路冒犯的补偿。

另一种是镇魂压桥,以生气镇压死气。

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李念晴有过琢磨。

他认为不同的原因在于地域鬼神实力的不一。

如果是神鬼大妖,就是前一种;若是些小妖小鬼诸如魑魅魍魉之流的,便是后一种了。

一开始往桩里打得都是些鸡鸭羊之类的,再庄重一些的用的是牛羊。

后来也许是发现打活人入桩的效果更好,活人又以童男童女最好,渐渐地打活人桩就流传了下来。

这就是“打生桩”。

他小时候没事干,就去找街头上的一些老头说话,都是邻居街坊,容易说话,老头们也喜欢和小孩或者年轻人讲些老故事。

据说,离城历史上有且仅有两座桥。

一座是古离城时期的,一开始不叫绝后桥,后来被焚毁了。

一座是现代的,也就是解放后。

至于中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他问过很多老人,他们都是脸色惊慌,闭口不谈,只能打听出来,无桥时期人们都只能轮渡过河。

其实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离城人民还是在靠着船舟过河。直到几十年前,国家开放改革。

为了促进经济,上面下了指示,决定在免渡河上修一座大桥。

改进交通无疑是一件好事,也方便居民生活。但在当时却起了风波,

当地人强烈反对这项政策,尽管修桥在外人看来利民厚生。

不管怎么样,命令下达了,那桥就得修。

一开始修得很顺利,工事人都以为能在预计期限内提前完工。

可是修到某一处,桥桩却怎么都打不下。

工头看着怎么注水泥都注不满的桥桩,若有所思。

当时能坐到这个位置的,大都有些本事。工头马上就明白了,这是要打生桩了。

可是从哪找个生人呢?这自然不会难倒工头,他只是在纠结——找谁?

当时工头旁边围着一圈工人,大家看着工头若有所思地凝视桩底,也都想到了什么,无不面色发白。

就在这时,人群中冒出一个衣衫褴褛的工人,躬着腰踱步过来,凑近工头低声说了几句,工头锁紧的眉头一下就舒开了。

没有人知道那个家伙跟工头说了什么,但第二天施工时,人们才发现那个怎么都打不下桩的地方,已经筑了一根灰黑的桥桩。

其实前一天晚上,很多人都看到了一个小男孩。

……他们选择沉默不言,生计早已压弯人的脊梁。

桩打好后,便没什么难题了,工程很快就完工了。

当时这种规模的大桥还不多,工程受到了上面的褒奖,同时吸引来不少界内的眼球。

可有些火是包不住的。

可桥运行没几天,就频发事故,诡异的是,还都发生在同一处。

当时很快就引来了记者调查,再加上有些工人大抵是良心受愧,主动站出来揭露了一些事实。

“打生桩”,这种残忍的活祭恶俗以这种方式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在那个传播条件不是很好的年代,竟一时引起上下震动。

那个寒颤工人被扒了出来,讯问出事情经过后判了死刑。

同批还牵连了不少人,但可惜的是,在工程刚完工后,工头就跑路了,没留下一点踪迹。

因为工程已经完工,再做整改也是很难,加上此事带有神秘色彩,万一到时候为了改个桥墩,把整座桥都弄塌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件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但通行的人流大大减少,大家出入都是避着这块走。

不得不说,李念晴出城也是挑了条“好路”。

话谈及此,刚才那个诡异的小男孩,应该就是当时被活生生打进柱子里的可怜家伙。

一切都理顺了,就是该如何进入小男孩的幻境呢?

李念晴想起民俗里有神三鬼四的说法,要不试试点四只香拜请“可怜鬼”?

“不是,我回又回不去,这深山野岭的我上哪找香去?”

自己把自己整破防,这的确是李念晴能干得出来的事。

就在他陷入僵局时,那道金光又一次出现了。

金光由细线逐渐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