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蒋家到(1 / 2)

转眼,春节假期就过去了。国内开学还有一个月,所以高鸣只能再次与蔡晶晶、毕少玲和诗诗组成一次飞行阵列,飞越大洋返回洛叽研究院。

洛叽的太极学院分院运转正常,只是30个‘内修’学员几乎每个人都有身体需要治疗修复的。所以毕少玲的修复治疗就安排得满满的。治疗修复的周期一般也是5到8个周期小时,每次只能安排一个人。所以这30个学员治疗一遍也差不多要一年的了。不过这些人都不是急病,排队也是问题不大的。毕少玲也根据病情进行安排的。

这些病在正常的医院都是根本治不好的,在这里得到治疗,学员都是非常满意的。

在‘内修’班中的学员虽然都有修复仪的经历,但是因为个人的悟性和努力的程度不一样,学习进度就很不一样。学得快的学员在这一个多月里,已经基本掌握肌腱肌肤系统的‘内修套路36式’了。慢的就连15式都没有掌握。不过,不管怎样,这一周也要开始路由图谱的教学的了。

但是在‘内修’班,如果说学习进步最快的还是吉米和陈海天、杨鹤龄这三个后来插进来的学员。吉米和陈海天练习肌腱肌肤系统的‘内修套路36式’,而杨鹤龄则按照高鸣的建议练习心血管系统的‘循环套路15式’,因为他是有心血管的修复经历的。而且他内修的目的也是为了修复心血管系统。

高鸣建议他们先练习‘内修’,等到‘内修’形成了‘内流’然后在练习‘外修’就效果更好。他们三个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太极拳套路的了。这周跟着‘内修’班开始学习路由图谱了。

洛叽研究院这边的教学按部就班在进行。高鸣在2月下旬就回到了国内,因为国内的新学员已经开始报到了。蒋俊之一家在今天就已经坐高铁到了。因为他们还兼任太极学院的‘外修’班教员,所以被安排住进了太极学院教工宿舍的一个202的套间。一个套间是4房两厅的结构,他们一家是可以住下的。

高鸣带着唐桑芝亲自接待了他们一家。晚上在附近的太和渔庄请他们一家吃晚饭。因为是星期一,阿莹要照顾晨曦不方便,所以没有过来。唐桑芝和陈铭珠陪同一起了。

陈铭珠在上次豫州的太极拳交流会上已经认识了蒋俊之一家。所以见面大家都显得很亲热。高鸣就更加是老熟人了。只是经过这段时间高鸣显得更加年轻,已经完全恢复到一个24、5岁的样子。这令吴芳看了更加羡慕不已。

唐桑芝与大家没有见过面。高鸣给蒋俊之一家介绍唐桑芝是他的同学时,搞得蒋俊之要叫师妹了。

唐桑芝连忙摇手说:“我是高鸣的大学同学不假,但是高鸣在学校就是我的学长,年纪也比我大很多,现在我就是高鸣的学生,哪里能够当得起蒋先生的称呼啊!我的太极拳入门晚,称呼蒋师叔已经高攀了。”

这些关系还真的有点搞不清楚。所以高鸣也就笑着对蒋俊之说:“还是让她称师叔好。其实唐桑芝的年龄跟大鹏和吴芳差不多,他们平辈相称也比较自然。”

其实陈铭珠的情况也跟唐桑芝差不多,在交流会上就已经是称呼蒋俊之先生为师叔的了。

武术这东西向来是强者受到称颂的。现在就算仅仅从太极拳‘内劲’的掌握上,唐桑芝都是要超前他们很多的,其实就是充当蒋俊之师妹也说得过去。但是其中的因素却不好明言,辈分的东西现在也的确不是太重要的了。

吴芳却看着唐桑芝有点不相信地说:“唐师妹这么年轻,是高师伯的同学啊?”

唐桑芝笑着摇头说:“我今年都54岁了,哪里还年轻啊!”

吴芳立即醒悟,惊奇地说:“唐师姐一定是‘内修’有成的了。难怪样貌这样年轻。”

唐桑芝看了高鸣一眼才说:“我是高鸣学长师父教我练习的,‘内流’到什么程度我都不是很清楚。嘻嘻!”

唐桑芝现在笑声都是一个青春少女的声音了,哪里还有一点50多岁的大妈痕迹啊!这只能更加令吴芳暗中赞叹和羡慕了。

唐桑芝已经完成了全身修复,有了36条路由记忆。还进行了身体大部分系统的基因改造,开辟了第四思维区,对这部分的大脑神经元进行了基因改造。已经掌握了两条‘内流’同时运转的定向引力飞行,三条也在练习中了。所以如果这样算实力,已经超过蒋家三个人太多了。就像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跟一个大学生的差距差不多了。但是这个话高鸣不好直接讲,就只能对大家说:“唐桑芝现在的‘内修’的确已经具备完整的功法了,算是小成了吧!”

高鸣这样说就非常笼统,也只有唐桑芝对这个说法是清楚的。别人就是在一旁的陈铭珠也是非常模糊的。因为他还没有到这一步,哪里知道还有多远啊!而且他与唐桑芝原本就不熟悉。觉得唐桑芝也能就是跟黄艳芳差不多吧!其实唐桑芝的水平是高过黄艳芳很多的。

高鸣就让陈铭珠点菜吃饭了。陈铭珠最喜欢做这个,立即就将这里的招牌菜大盘鱼、烧鸡、煲仔饭和鸭嘴鱼都要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