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媳10(1 / 3)

虽然陶之时被姜凌宁认定为合适游说人员,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

此时的小陶长官只是粤军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年轻部下而已。

要想让陶之时能够被身为师长的姑父赏识,那还需要以后慢慢创造机会。

姜凌宁一边继续着自己的学业和翻译兼职,一边在学校收集各类信息。

“除了闹内讧之外,自己人打自己人。”同学A看着报纸,小声叹息道,“中·原·大战伤亡如此之大,到底最后得到了什么?”

同学B表示赞同:“这就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到时候等到国内斗到满目疮痍,国力消耗之后或许就被外强一并欺负了去。”

姜凌宁在心里点头,都说读书才能明理确实很有道理。

这年九一八事变还没发生,姜凌宁想靠自己目前的能力去改变大的历史节奏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她准备依靠自己已知的历史轨迹,尽可能地去联系和保护那些爱国人士。

十六七岁的女大学生就是一个很好掩饰身份。

找到了陶之时,春节之后秀珠也会到广州来。

这样她既有攻略方向,也有了可以信任的人去做部分的外联工作。而报社也是最容易接触到先进人士的地方。

来到这个时代半年多,姜凌宁终于凑足基本条件了。

而想到要为秀珠找一个合适的容身之所,报社的单身糙汉主编进入了她的选择范围。

“汪主编,你上次不是说想找个佣人吗?”姜凌宁把翻译好的稿件放到办公桌上,“我给你介绍一个吧,之前在我苏州老家帮了很多年,会做饭、会针线,还擅长收拾房间。”

汪主编头也没抬,问道:“多大年龄了,做事麻利吗?”

“做事特别利索,做饭也很好吃。马上21岁了。”

“不行,年龄太小了。”

“上周您还专门刊登了文章论男女平等。”姜凌宁料到对方不会马上同意,“怎么今天在年龄上还歧视对方了呢,年龄小做事才更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呀。”

“我一个人住,放个小姑娘在家里影响不好。”汪主编看了姜凌宁一眼,“你给我介绍个熟悉的老妈子来倒是可以。”

“普通人哪有我秀珠姐姐做事利落。”姜凌宁狡黠一笑,“秀珠姐姐烧得一手好菜,你看现在你是一个人住,等到你和友人一同尝过她烧菜的手艺后,定会许多人赖到你家不走。”

汪主编曾经在欧洲留学,后来又在各国游历多年,要说出国后最不适应的便是这饮食。

多年操劳还得了胃病。

想到姜凌宁平日总是到处寻觅美食,如果是连她都夸赞的人,定然是不错的。

见主编犹豫了,姜凌宁又推了一把:“到时候您先见见人嘛,觉得顺眼再把人留下,如果觉得不合适,我再给她介绍别的人家。”

“……”汪主编顿了顿,终于松了口,“行吧,到时候你把人领来看看。”

给秀珠找好了下家,姜凌宁买了一包点心就回家了。

回到公馆三楼便看到姜玥在收拾行李。

“大姐,你这是要去哪里呀?”姜凌宁一脸疑惑。

“母亲说想我了,我想回家一趟。”姜玥抬头看向她,只在三楼的时候她便不装温柔,直接命令道,“你跟我一起走。”

姜凌宁满头问号:“寒假一共也没有几日,大姐何必来回折腾呢?”

“我就知道你在心里是埋怨我母亲与你不亲,所以来了这大半年,不曾想念过过她。这我不怪你,可是你怎能阻拦我回去看望母亲?”

姜凌宁一时语塞,大姐啊,你哪只眼睛看着我拦你了?

你要回去折腾就折腾呗,就怕你回了苏州,林郁就跟夏可联系上了。

“那祝大姐一路顺风,代我向二姨娘问好。”姜凌宁转身准备回自己房间。

姜玥皱眉:“你不跟我一起走?”

“教授布置的作业很多,我就留在广州吧。”忍住想翻白眼的冲动,小声劝道,“大姐这次也先留下吧,等到暑假再回去看二姨娘,时间上也充裕。”

姜玥瞬间皱眉不高兴了。

要说起来,当初她硬要跟到广州来,一方面是不想眼看着姜凌宁过上好日子,另外一方面是想把林郁的婚约变成自己的。

但过去的许多年里,姜家对内都是自己母亲在操持。哪件事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轻松愉快。

而今到大学读书,看上去是挺风光的,可为了在外人面前有个好形象,除了要拼命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还要绞尽脑汁地去写那些新式的文章和诗文。

在姑姑家哪有自己当初在家过得惬意?处处束手束脚不说,还不能欺负姜凌宁了。

重重限制汇聚起来的高强度压力,让姜玥已经快承受不了。

于是这日刚好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