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媳02(1 / 3)

要说姜凌宁为什么要把这些交给二房?

在上一世里,原身因为父亲去世后伤心过度,每日躲在自己房间不肯出门,自然是不知道二房对自己的算计。

此种情况,当务之急要让自己安安全全地待在苏州城,等到姑妈派人来接自己。

而且此次离开就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她可得好好为自己离开做准备,再也不能两手空空南下了。

随即她想到一举两得之法——把婚约书信主动交给二房。

“这个怎么会在你手上?”二房看着姜凌宁递上来的东西不解道,“你怎么拿到的?”

原来每个月,二房都会让下人趁着姜凌宁读书的时候,把她的房间里里外外地搜一遍,就怕姜老爷悄悄给了二女儿私藏。

“上月舅舅来看我时给的,我……觉得太……”姜凌宁说到这里忸怩不已,像是在害羞,“还没来得及跟爹和二姨娘说,爹就染上病了。”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再说了,姜老爷一病不起,家里上下都乱了套,自然也没有心思安排人去搜姜凌宁的闺房。

二房似乎信了,看了一眼桌上的玉佩,成色中等偏上而已。

“你舅舅还说什么了?”

“舅舅还说林家现已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现在咱们想攀这门亲戚都不一定攀得上。”姜凌宁说得眉头轻皱,“但如果哪天有过不下去的时候,拿着这个婚约找上门去,别人能接济一口饭吃。”

果然,一听到名门望族几个字,二房立刻把桌上的书信拿起看了看,虽然她不识字,但再也没松手。

“既然你把这些交在我手里,那我就先替你保管了。”二房说得一本正经,“没什么事你先下去吧,这几日忙累了,我得休息一下。”

姜凌宁立刻起身告退,在退出房间的时候又突然回头问:“二姨娘,虽然爹不在了,可我还是想继续读书学习。”

“家里可没有闲钱让你去读书。”二房立刻皱了眉,“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怎么找婆家!”

“无需家里再为我花钱请老师,我只是想每日去爹的书房自己学习几个时辰,”姜凌宁顿了顿,“而且我已经有婚约了……”

二房一听只是去书房,随口就同意了。

老爷之前还存了那么多的纸和墨,就让这死丫头自己折腾吧。

等姜凌宁离开了,二房立刻让人去把大女儿叫了过来。

“娘,找女儿什么事儿?”姜家大女儿姜玥走了进来,“我还想再睡会儿呢。”

“你看看这上写的男方家是谁?”二房已经把信封里装的合婚庚帖拿出来了,红红的几张很是显眼。

姜老爷虽然只考取了一个秀才,但是在教书育人上却并不死板。

发妻临终前告诉老爷一定要教得女儿识字,便在二女儿四岁时开始教其读书识字。

二女儿聪慧爱读书,而大女儿则是为了争强好胜,妹妹要读书她也要读。虽然成绩平平,但是识字认字是没问题的。

“二妹都已经许人了呀!”姜玥有些震惊,“民国五年……娘,妹妹什么时候定的婚,我怎么都不知道?!”

姜玥有些恼怒,她比姜凌宁还要大上一岁,现在她还没有许人家但是妹妹已经订婚了,传出去不会是让人笑话嘛!

“玥儿别急,娘会为你安排好的。”二房自然知道女儿在想什么,“一会儿你去把你表叔叫过来吃晚饭,说我有事跟他商量。”

******

姜家老太爷中过进士,姜老爷自己也有功名在身,所以姜家老宅是座前后五进的院子。

民国之后已经没有“未出阁不下绣楼一说”,而姜家因为老爷亲自教女子识字,所以姜凌宁在书房待上一天,没有人会觉得惊奇。

看着书房里的布置,姜凌宁心里由衷地感叹。

姜老爷是爱书之人,进门便能看到书房挂着“闲斋”二字的牌匾。

面积可观的书房被布置得典雅有致,桌、椅、橱、灯和笔、墨、纸、砚……是一应俱全。

大概是因为长时间使用这处书房,姜老爷还在室内添置了几榻、乐器、盆栽、香器等等。

姜凌宁绕着书房走了几圈,把书架上收藏的典籍还有墙上的字画大致欣赏了一遍。

不禁啧啧两声,这些东西要是能保存到现代,可是值钱了。

可现在还不是慢慢欣赏的时候。

未来几日二房要忙着打听林家,大姐之前装了孝子熬了几夜还在休息中,都暂时没有精力来为难她。

姜凌宁得趁着这个时间来打通“变现通道”。

她算过时间,从苏州到广州,按照当时的交通方式,要先从苏州搭车去南京,再从南京火车站换乘沪宁列车到上海,到上海后要从港口乘船再去广州,单程最快也要七八天,而且是请人送信去,中间辗转可能得需要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