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歌手第四站确定,冰雪的国度(1 / 2)

时间流转很快来到了十一月中旬,距离楚辞从老家回到海市也有一阵子了。

正所谓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自打进入十一月,夏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也迎来了骤降,一些北部的省份已经早早的开始下了皑皑白雪,海市虽然还没到下雪的地步,但人人也都已经换上了冬装。

楚辞因为心脏病的关系从小受不得冷,即便现在身子骨相比已经好了不少,但也依旧养成了冬季冬衣身上套秋裤腿上穿的习惯。

而就在楚辞憋在家里躲避这波立冬前袭来的第一波寒潮的时候,他忽然接到了来自《歌手》官方的通知,歌手第四站的地方确定了,而这次第四站的地点也和寒冷这两个字有着脱不开的关联,那就是——俄联邦国莫都。

提起俄联邦国莫都,很多夏国人脑海中第一时间蹦出来的画面就是冰雪覆盖的东正教教堂以及被皑皑白雪压满枝头的落叶松林,在很多夏国人的印象中,俄联邦国就是一个雪中的国家。

当然,夏国人之所以会有这般想法也并非都是刻板印象,俄联邦国地处高纬度,夏季短冬季长,俄联邦国全国冬季时间是在十一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四月中,持续整整半年的时间,整个冬季平均气温零下四十多度,最冷的时候一些地方甚至能到达零下六十度。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国家长大的斯拉夫人除了拥有强壮的体魄之外,还孕育了一股极为完美的艺术氛围,俄联邦国虽然在经济和工业方面相比蓝星很多国家都差上很多,但在绘画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方面,俄联邦国却是名列前茅的。

而这一次《歌手》第四站的举办地点就是俄联邦国莫都最高的艺术殿堂——圣比什大教堂。

圣比什大教堂建立于四个世纪前,由俄联邦国历史上知名的建筑雕刻大师弗兰基斯设计,其内壁画雕塑皆由当时无数的画家雕刻家联手所塑,这座坐落于莫都市中央的大教堂是俄联邦国文化的艺术的象征,也是俄联邦国历史的象征。如今过去数百年,圣比什大教堂依旧保存完好,只是相比几个世纪前的教徒遍地的虔诚氛围多了一些现代的气息,现在的圣比什大教堂也已经成为了无数游客前往莫都必去的打卡景点,当然那份艺术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洪流而冲刷。

圣比什大教堂的管理权在俄联邦国官方相关的文化宣传部门手中,这一次《歌手》节目组也是全力争取了俄联邦国官方的支持,这才让俄联邦国官方松了口开放了圣比什大教堂的使用权限给《歌手》节目组进行录制,可以说中间的过程相当曲折和不容易,这也是《歌手》第四站的录制拖了这么久的原因。

听闻第四站准备前往俄联邦国莫都,楚辞赶忙连夜置办了各类保暖服装和用品,毕竟那里的冬天可不是海市这种夏国东南部临海城市能比的,如果穿着现在这身去莫都,一下飞机估计就得冻成冰雕。

随着各种事情都准备完毕,两天后楚辞和南如月也是在官方人员的陪同下在海市国际机场坐上了飞往俄联邦国的飞机正式起行。

经过约十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在莫都缓缓下降。

在楚辞等人到达的两天前,莫都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此时的莫都的整座城市早已被白雪所覆盖,楚辞等人一下飞机便见到了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

和来时楚辞所预料的一样,此时莫都整体的气温十分的低,刚一下飞机楚辞就被刺骨的寒风逼得换上了来之前准备好的羽绒服。

因为大雪的关系,前来接楚辞等人的《歌手》的官方车辆在路上耽搁了一会儿,好在最后并没有让楚辞一行人等太久。

坐上汽车后车辆开始驶往楚辞此行下榻的酒店,一路上楚辞透过车窗观看着莫都街道上的景色,虽然被冰雪覆盖,但是还是能够看出那各式各样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样式,在白雪反射的朦胧阳光之下乍一看去犹如油画一般。

怪不得现代蓝星很多人学美术都会特意跑到俄联邦国来学,这样的场景确实容易激发人们的创作欲望。

当然,大雪所带来的并不是只有艺术和灵感,还有交通不便的困难,因为临时接到莫都市政前方道路正在清理积雪的通知,楚辞一行人不得不改变路线绕远路赶往酒店,不过这也正好让楚辞有更多时间来欣赏莫都的街景。

汽车一路驶来,除了居民建筑之外,楚辞还看到了不少的大小歌剧院,其密集程度远比楚辞之前去过的米国、英联邦国等传统西方国家要大得多,而且有些从建筑样式上看已经颇有年份。

相传数世纪前俄联邦国的还归于封建皇族统治时期时,当时的皇室成员颇为喜欢戏剧,于是便在全国各地大力推举戏剧文化,俄联邦国不少传统的经典格局剧目和舞蹈都诞生于那个时候,无数的歌剧院和戏剧院也在当时应运而生,一些后来被废弃拆除,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得以保留了下来,甚至直到今天还在上演着那些过去的经典传统剧目。

想到这里,楚辞就像是拨开迷雾一般,忽然一道灵光在脑海中闪烁了起来。

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