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绝望中的希望(1 / 2)

“我想我知道这一期《歌手》唱什么歌了。”

这是楚辞那天在东都街头看着路上匆匆而行的人群对南如月所说的话。

东都很差劲吗?不,实际上东都是一座具有浓郁岛国风格的很漂亮的城市,但东都的超快节奏生活和周围的建筑环境无论从哪个角度都透露出一股莫名的压抑感,这不是生活在东都的单独的个别人的压抑,而是整座城市整个国家的通病。

蓝星的岛国也和地球的日本一样有过经济高速的发展阶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种种原因之下岛国的社会和经济却陷入了多年的停滞不前之中,二十年前和现在毫无变化,有些人自出生开始,周围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样子现如今也依旧还是什么样子。

没有人期待明天会怎么样,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明天也会和今天一样,人们生活在这样毫无变化的社会中总会感觉看不到未来。

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周围的一切都在随着时间衰败,而却没有新的生机出现,整个社会所有人都生活在一种得过且过的哀伤氛围之中,然而不管怎么样,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需求却是根植在人类内心最深处与生俱来的情感,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岛国渐渐的催生出了一种歌颂事物衰败的“物哀文化”。

凋零的花朵,破败无人的码头,孤寂的村庄,以及人类的各种哀伤的情况......

再这样另类美学的追求下,整个岛国社会都充斥着一股哀伤的氛围,所有人都在追求一种名为“不完美”的完美,而也是在这种哀伤氛围的影响下,消极的情绪也在岛国社会整体的大环境下不断的滋生。

曾经就有专业机构做过统计,岛国是自杀率最高的国家,这也和岛国如今的社会氛围脱不开干系。

也正是窥见了岛国社会的本质,才让楚辞在那一瞬间想到了一首歌曲——《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因为这首歌正是在这种压抑氛围之下所诞生的歌曲。

在楚辞的前世地球,《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是由日本著名女歌手中岛美嘉所演唱,amazarashi乐队的主唱秋田弘作词作曲,该曲最早发行于2013年8月,当时正值日本经济下行最严重的时候,那几年日本自杀率极具飙升,整个日本的社会氛围都充斥着一股绝望的压抑,人们看不到未来,看不到明天。

而恰值此时,歌手中岛美嘉也和日本社会的绝大多数人一样正值人生的低谷期,2010年时她因为耳咽管开放症几近失聪,为此不得不宣布暂时暂停演绎,2011年艰难付出之后因为疾病导致的状态起伏,中岛美嘉也一直饱受着媒体和听众的质疑,直到她遇到amazarashi乐队的主唱秋田弘,对方向他展示了一首在当前日本的社会大环境下思考后所创作的一首未完成的样歌,在听完这首样歌之后中岛美嘉当即泪流不止。

最终这首样歌交由了中岛美嘉来演唱,成为了《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和略显压抑的歌名不同,《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所表达的是一种呼唤人们在绝望之中重新寻找希望的情感。

就像歌曲中主人公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繁琐小事而崩溃,初听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会因为黑尾鸥在码头悲鸣,因为生日那天杏花开放而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但回味之下才会发现,这些繁琐的小事其实只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可即便生活中有很多让人无法坚持活下去的理由,这世界也还是存在着让人想要为了它而活下去的东西。

而在社会压抑的“物哀之美”的大环境下,这份希望则正是一束能够穿破无数人内心黑暗和绝望的光芒,让每一个人听到这首歌的人都忍不住眼眶湿润。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因为鞋带松开了......”

“不擅长重新系起,与人的牵绊亦是如此......”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因为少年深情凝视着我......”

“抱膝跪在床上,向那天的我说抱歉......”

舞台下,不知何时起,所有观众都早已经泪流满面。

也许是听懂了楚辞歌声的那一刻,又或许是某种内心中的情况在某一瞬间被触动的那一刻。

观众席前排,南如月默默的站在台下看着站在舞台上的楚辞。

回想起之前彩排时第一次听到楚辞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她内心的震动并不比在场的众人小上多少,即便她听不懂日语,即便她不是生活在岛国这种压抑社会环境下的人,但楚辞歌手中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依旧深深的触动了她的内心。

这首歌所传递的力量,这一刻在楚辞的演绎下早已经跨越了语言跨越了国度,成为了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所共鸣的情感。

“屏幕的微光,楼上的噪音......”

“电话的铃声,紧塞住双耳,那笼中的少年......”

“与看不见的敌人战斗着,六畳一间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