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叙述性诡计(1 / 2)

所谓叙述性诡计,可以说是一种文字游戏欺骗读者的诡计,实际上更为正式的说法是,叙述性诡计为作者利用读者先入为主的观念,使读者相信某件事情或某种状况,最后造成读者大吃一惊的一种结果。

比如凶手的真正性别,比如被害者的真正职业,再比如在阅读的时候读者会下意识的将“自己”排除在嫌疑人之外。

《罗杰疑案》正是利用了这种作者的技巧,才会在案件真相揭开时,带给读者如此巨大的震惊。

文学不同于影视作品,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全部都通过文字来进行传达,但这也会造成在读完整本书之前,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而叙述性诡计,正是利用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劲,利用读者的思维惯性,而创造出的文字性诡计。

比如这篇《罗杰疑案》,读者在阅读时,一般都会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到书中的第一人称视角中,从而下意识的将这个“我”,排除在嫌疑人之外。

哪怕作者已经将所有的线索摆在了读者的面前,读者也会感到一头雾水,难以琢磨。

这是一种思维上的误导。

而也正是这种思维上的误导,才会导致《罗杰疑案》拥有如此惊人的反转效果。

当然,这样的描写手法有利也有弊,弊点就是只有第一次观看小说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震惊,而且害怕剧透,其次则是......容易让读者摔书骂娘......

此刻周云便是同样的心情。

当整篇案件的真相揭晓在他的眼前时,周云的内心是无比的震惊的,那种感觉已经完全不亚于火星撞蓝星了。

然而持久的震惊过后,周云的内心却又生出了一种自己被作者骗了的蛋疼感,甚至有种想要把作者拖出来打一顿的冲动。

当然,周云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

而当周云真正的冷静下来之后,他也渐渐的发现,其实对于谁是真正的凶手,故事中给出的线索的相当明显了。

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案件的发展结构之上,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没有推导出凶手是谁,也完全是因为身为读者的自己被自己的思维惯性诱导了。

思考到这里,周云内心也是忍不住一颤。

不得不说,能够想出如此绝妙的手法的雅乐绝对是个天才!

在这本《罗杰疑案》之前,还从来没有人想过利用文字层面上的手法来创作推理小说。

雅乐的这篇《罗杰疑案》绝对开创了蓝星推理小说史的新先河。

这篇小说绝对有让更多人看到的价值!

周云是越想越激动,于是当即打开了自己社交账号,在朋友圈发布了推荐《罗杰疑案》的动态。

而有同样想法的,也并不止周云一人。

在某推理小说爱好者论坛之中,也有不少人在发布着《罗杰疑案》的推荐帖子,而这些相关的帖子也引起了许多还未观看过《罗杰疑案》的网友们的好奇。

“奇怪,怎么论坛上忽然出现了这么多推荐《罗杰疑案》的帖子?那不是写鬼吹灯系列的那个雅乐写的吗?他会写推理?”

“楼上的,我刚看完《罗杰疑案》,我可以告诉你,雅乐不仅会写推理小说,而且他的推理还写的相当的优秀,我个人感觉甚至盖过了山野之人的《木偶之谜》。”

“我擦?真有这么牛笔?”

“当然,赶紧去看吧,相信我绝对会惊掉你的下巴。另外我提醒你一句,在看《罗杰疑案》之前,一定不要看剧透。”

“懂了,我这就去看。”

就这样,在无数自来水读者的不断安利推荐之下,《罗杰疑案》迅速的在夏国广大的推理小说爱好者群里中传播开来。

青墨书库网站之上,《罗杰疑案》的销量等各项数据也开始迅速的飙升。

在从来没有出现过叙述性诡计的蓝星之上,楚辞这篇《罗杰疑案》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当案件的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无一例外,所有的读者全都陷入到了巨大的震惊当中。

那种震撼感,是以往蓝星其他所有的推理小说都没有办法所带来的。

这极致的反转完完全全突破了所有人的想象。

然而,随着销量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读者涌入,质疑也是在所难免的出现了。

某推理爱好者论坛之中,有人发布了标题为【《罗杰疑案》到底算不算是本格推理小说】的帖子。

帖子一经发布,便立刻引来了大批网友的讨论。

有人认为《罗杰疑案》利用了文学叙述层面的手法诱导读者,不能算是本格推理小说。

也有人认为《罗杰疑案》案件手法,故事逻辑等都没有什么问题,线索提示也都已经摆在了读者的面前,只是读者自己没有察觉而已。

面对这样的争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