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2)

----------

“圣旨到”

围猎结束的下午,孟真等人在家中休息的时候,圣旨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召约:今有镇北将军府孟真击败芸国使者,斩断芸国神剑,扬我国威,现赐御林军校尉一职,白银千两,宝马十匹;又有芸国使者裴萱将军即刻返程,令孟真与镇西将军府丁斐共领一千御林军护送至南方烈阳关口;又感镇北将军府孟宵年轻有为,屡立奇功,现令孟宵拜兵部侍郎一职,一月后至京任职,钦此!”

孟秦将军听着圣旨,刚开始还比较开心,但听到皇帝要把孟宵召回京时,脸色却凝重了,她接过圣旨,默然不语。

孟真看出母亲脸色不对,待差人走后,问道:“娘,怎么了?姐姐的昌平关太守当得好好的,陛下怎么会突然把她召回来?”

“你觉得会是如何?”孟秦没有直说,反而想问问女儿的想法:“你不妨把陛下想得危险一点。”

孟真眼角跳了一跳,心中略有些慌张,说:“因为我击败了裴萱,陛下反而猜疑我了,认为我这十几年来可能都在装病。”

“嗯。”孟秦点点头,“你要知道,陛下一直不放心外姓将军的存在,不然我孟秦、你丁姨、还有那个姓葛的,都才只四五十岁,怎么会不守边关,而是呆在京畿?”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什么对她不利的举动。”孟真说。

“我们有这个能力,这就够她担心的了。”孟将军说:“总之,说什么都晚了,陛下对你有了猜忌,觉得我孟家可能有二心,也不放心宵儿带兵在外,这才想把她也召回来,可是那三万镇北军还在昌平关,如果我们都回了京城,即使兵符在手,也会被处处掣肘。”

孟真一时无语,两个人顿了一会儿,孟真说:“我原以为只要读兵书,读历史,就能当好将军了,看来我懂得还不够。”

“以往你身体不好,我一直不想跟你说这些朝堂上的事,也罢,今日既然有这个机会,我把我们几大外姓将军的境遇与你好好说一说吧。”孟将军叹了口气说道......

祁国开国七十年,如今的皇帝是第二任皇帝,七十年前先帝举兵平乱世,在这北地划下一片辽阔的土地,建立了祁国,那时候先帝手下还是以外姓将军为主,有丁、孟、葛、孙四大将军,那是孟秦等人的上一辈,此四位将军战功卓越,均被授了勋爵,丁家是一等侯,其他三家是二等候,能世袭爵位与军权。

当时的丁将军,领兵马大元帅,号令先帝手下的二十万大军纵横北域,可谓是整个北方大地任驰骋。后来祁国建立后,先帝渐渐与这几位外姓将军生了间隙,另外扶自己的几位女儿出去带兵,这几位外姓将军的兵权一削再削,境遇越来越差。

这还没完,到先帝晚年的时候,夺位之战越演越烈,当时丁、孟两家支持现在的皇帝,葛、孙两家支持另一位皇女,现在的凉王在那时年纪比较小,与现在的皇帝又是同父的姐妹,也暗中支持姐姐,最终现在的皇帝胜出了,而在夺位最后焦灼关头,葛家倒戈,保下自己一家性命,也给另一位皇位争夺者和孙家宣判了死刑。

新皇登基后,由于在自己夺位的途中再次感受到外姓将军的权势滔天难以控制,反而对支持她上位的丁、孟、葛三家外姓将军过河拆桥,愈发打压,又扶持自己的亲妹妹凉王,现在凉王统领八万兵,掌握着祁国最大的兵权,而太女和五皇女也各自有不少兵马,外姓将军兵权越来越少,又加之祁国进入了文昌武息的时代,至此,外姓将军的境地早已远不如前。

而因为上一辈的遭遇,孟秦如今不愿意再参与到这一番皇位的争夺中去,只想保全自身与将军府。

孟真听完母亲的话,久久不语,而后才慢慢说道:“这么说来,是我草率了,引起了陛下的猜疑,才令我们孟家陷入两难。”

孟将军此时倒是笑了,说:“真儿,你不用担心,这种事怨不得你,她但凡知道你身体恢复就一定会猜疑,这是早晚的事,你放宽心,正常去护送使者就好。”

“那姐姐呢?就这样离开军队吗?”孟真问。

“不必,北方蛮夷跟我们斗了许久,现在只是短暂的和平时期,一旦宵儿回京的消息传出来,北方必定骚动。圣上可能是忘了,除了孟家人,别人就算拿着兵符,也使唤不得镇北军。”孟秦仿佛不为所动。

孟真从中则听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迹象,问:“娘如何断定姐姐一回京,北方就会骚动......”

“真儿,想到什么也不必说。”孟秦笑着,轻轻的说道:“以我们现在这个处境,谁是敌人,其实已经很难分清了,有时候,北方蛮夷与我们的纠葛还更简单,反而比圣上更好交流......”

孟真了然,不再提问,便退下了。

......

段秋觉得自己的宝剑应当有销路了,于是回到工坊督促工人们加紧铸剑,然而,他在工坊里还没把位子坐热,门外便传来吵嚷声,段秋出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