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 / 2)

等沈桂珍看完项英准备回去的时候,厉枝从房间里拿了一袋子花生酥,一斤白糖,还有一罐头瓶豆油给她,吓得沈桂珍脸色都变了,连连摆手道:

“玉锦媳妇,这婶子可不能要!”

不是说沈桂珍没见过世面,而是这年头白糖实在太金贵了,豆油更是按两严格控制着卖的,厉枝一下给她这么多,她是真得被吓到了。

“婶子,您先别慌,这些东西都是我在江市的时候,替那些城里人看病,他们给的诊费和谢礼。

你们这些年,一直照顾二婶和玉安,这是我和玉锦的一点心意,您要是不收,那以后我们也不敢再麻烦你们。”

沈桂珍被她说得左右为难,她和项英投缘,自打项英他们搬来清河,沈桂珍就把她当自己的小妹妹一样对待,能照顾项英,她愿意,从没想过图李家什么。

厉枝自然知道姜树林俩口子的品性,但谢谢从来不是用嘴说的。

虽然以前项英有什么稀奇吃食,也会送一些给姜家和村里的孩子,但大部分都进了李玉安和原主的肚。

“再过些天,翠儿姐应该就要从县里回来抢秋了,听玉安说,她喜欢吃甜食,建设也喜欢,婶子就不能让他们解解馋!”

姜翠儿是姜树林的大闺女,在县里的棉纺厂当临时工,不过书中的姜翠儿最后被人害死了,就在今年除夕夜,不过现在她来了,自然不可能再让这个悲剧发生。

但她也没打算现在就告诉姜树林他们这事,毕竟现在害姜翠儿的那个人都还没来,说了也没人信。

一听厉枝提家里的孩子,沈桂珍终于有些松动了,有些无奈道:

“你啊,这部队还真是没白待,这次回来,不仅懂事长本事了,就连这嘴巴也厉害了,我说不过你,不过仅此一次!”

厉枝笑着点了点头,找了个篮子把东西装上,还找了块布给盖上,才送她离开。

同样的东西,厉枝还给孙五婶准备了一份,她家和项英家挨着,从李弘文带着项英来清河养病后,孙五婶没少关照她,尤其是在李弘文失踪后。

孙五婶和沈桂珍的态度差不多,都不愿收,厉枝只能又把对沈桂珍说过的话又跟她说一遍,她才勉强收下。

姜树林他们送来的那些东西和老母鸡,被厉枝放到了空间里。

中午李玉安背着半背篓蘑菇回来的时候,厉枝已经蒸好了一锅玉米面窝头。

“大嫂,只有窝头吗?”李玉安见厉枝并没有炖肉,有些失望。

“还有这个!”

厉枝说着把一叠咸菜端到了桌子上,然后坐下拿起窝头开吃。

李玉安见她吃得津津有味,也不好问为何不炖肉吃,家里不仅有肉,还有猪头呢。

“大嫂,你做的窝头都和我妈做的不一样,我妈做的窝头能磕掉牙,你做的松松软软的,还这么香甜,而且我发现,你这次回来,做出来的东西比以前更好吃了!”

厉枝嘴角抽了抽,心说不愧是吃货,严格来说李家一家子都是吃货,吃个窝头都能点评的这么精准。

厉枝要不是不想一下子把他逼得太紧,说不定明天的窝头就会变成铁疙瘩。

“你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你。”

李玉安闻言,为了不让自己的胃一直受委屈,认真点了点头。

厉枝见他肯学,也很高兴,毕竟要是李玉安学会做饭,项英也不用再吃那么难吃的饭了。

因为项英昏迷期间,家里离不开人,这几天都是李玉安上山找吃的。

只是厉枝很快就发现,他除了第一天带回来的蘑菇比较正常外,后面几天带回来的,不是剥好皮的野兔,就是拔干净毛的野鸡。

厉枝压着火,把那些东西做成麻辣兔丁和香辣鸡块,随后对李玉安道:

“把这些送去给你姜大伯下酒,就说是你谢谢他照顾你这么多年的谢礼!”

“大嫂,就不能留一点吗?”

李玉安看着锅里连一点汤都不剩,委屈巴巴的看着厉枝。

“等你自己打到猎物,你想吃多少我都给你做!”

厉枝看都没看他,说完直接把他推出了门。

“是不是被大嫂知道了?”

李玉安提着东西去的时候,在姜树林家大门口碰见了姜建设,姜建设有些不安的问。

李玉安无奈点了点头,就想进去。

“你要是实在想吃,就在这吃吧,我去跟大伯说,让他不告诉大嫂!”

姜建设闻着篮子里飘出来的香味,连他都有些受不了,清楚一向嘴馋的李玉安更受不了,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你把我当什么人了,就是要吃我也是正大光明的吃,这个你拿进去,替我多吃点,等小爷我明天上山亲自抓一头野猪来,让你们吃个痛快!”

李玉安说着,就把篮子往姜建设手里一塞,头也不回的跑了,就怕跑慢了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