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菜(1 / 2)

那两个字一直萦绕不散,总会让夏知雨想起在那现世中,悄然听见的一声:“知雨。”

可如今她已穿越至此,事业未满,怎谈儿女情长?

收了心思,夏知雨便开始专注手中活,八大菜系各挑一道菜来做便可成八味菜,但因顾闲喜食甜咸口,所以夏知雨重点还是放在酱香排骨上,炖煮后的排骨香咸软烂,又带了丝丝甜味,十分可口。

至于其他七味,由于她抽出的菜品皆是五星卡,大部分菜品制作十分耗时耗力,而且夏知雨又实在不熟悉除川菜外其他七大菜系,只能折中选择较为简单的菜品。

浙菜龙井虾仁、鲁菜诗礼银杏、川菜麻婆豆腐、粤菜煲仔饭、湘菜剁椒鱼头、京菜京酱肉丝、徽菜问政山笋这七味菜,倒是恰好。

从空间内拿出适量的食材,夏知雨腾出灶台,先备好龙井虾仁、诗礼银杏和麻婆豆腐,再剁了一节排骨冷水下锅,放入葱姜蒜、料酒焯水后起锅烧油,将八角,香叶等配料放入锅中炒香,再放入排骨翻炒出焦黄色,最后倒入调好的酱汁与开水没入排骨,盖锅焖煮等待收汁。

等待间隙,夏知雨又另起一灶,将淘干净的大米放入锅中浸泡,备好鸡蛋、豌豆、腊肠、青菜等食材后,又宰了一尾鱼对鱼头进行改刀,撒上葱姜蒜、胡椒、料酒抹匀腌制一炷香。

酱香排骨和剁椒鱼头都需要更多时间,做好这两道菜的准备工序,夏知雨才开始炒京酱肉丝和问政山笋。

先将山笋和香肠切块,再将香菇切片。山笋块入锅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炖,直到笋香飘出,复才将山笋倒入另一口锅中与香菇香肠一同翻炒,炒至收汁用淀粉勾芡,成菜脆嫩如鲜笋,香味满席。

烧好问政山笋,焖煮煲仔饭的大米也浸泡好了,滤净米水,将大米倒入锅中,铺上食材佐料,边沿淋上适量的油,便可盖锅起火。

又将腌制好的鱼头放入铺满酱油、耗油、葱段姜块的盘上,置入蒸锅,表面撒满颜色通红的剁椒,起大火蒸煮。

最后的京酱肉丝倒是简单,将葱姜蒜拍碎入碗泡水,里脊肉切丝裹上蛋清与盐,趁锅中油热倒入翻炒,炒至泛白捞出。豆酱倒入还剩少许底油的锅中小炒,倒入葱姜蒜水、酱油与白糖炒至成酱汁,入肉丝,裹酱出锅。

夏知雨又将锅洗净再次热油,待油开始起烟,便倒进了刚刚出锅的剁椒鱼头上,顿时辣味与鱼香飘散,勾人非常。

夏知雨将时机掌握得很好,热菜几乎在同一时间出锅,并未出现哪一道菜冷了的情况。

招呼小二过来将其端出盛上,夏知雨揉了揉酸涩的脖子,想了想那还在昏迷不醒的人,决定“速战速决”。

洗净了手,夏知雨笑容满面地走到顾闲面前,道:“刺史大人,这便是八味菜了。”

顾闲仔细打量着桌前的八道菜,却颇为困惑,“这八味菜,饶是老夫来回各洲多年,却也从未曾见过这般奇特的菜。”

夏知雨便用对白九思说过的话道:“这些皆是小女的家乡菜,那穷乡僻壤之地,大家总会为了些吃食而四处寻新式做法。”

确实是家乡菜,但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家乡菜。

这些菜,皆诞生于那菜品口味丰富的时代,是极为重要的菜系文化。

“原来是这样。”顾闲点点头,就要动筷。

店中的老人小孩静坐一旁,吃着夏知雨特意为他们炒的扬州炒饭,从起初的不信与迟疑,到此刻的狼吞虎咽,正是表明了这扬州炒饭的可口。

见那传闻中高不可攀的刺史大人也正准备动筷用菜,众人也不由屏息凝神,想听听刺史的说法。

今日虽有幸进入这食肆,但他们毕竟只是平民百姓,每日为生活所奔波,到底还是不敢开口点菜。

平日里这间食肆里皆是有钱的富家子弟来来往往,菜品定然十分昂贵。哪怕夏知雨已经将菜品价格放在了食肆门口,一道菜不过几个铜板,但这些老百姓却还是因为担心被讹钱而不敢进来。

但没想到,这食肆老板的心竟会这么好。

“大人,您此刻吃的这道菜名为龙井虾仁,是用河虾与茶叶炒制而成,但茶叶需得使用明前龙井,否则若用其他茶叶,这般清香的味道将会淡许多。”

“明前龙井?”

顾闲挑了挑眉,有些惊讶于这从未听说过的事物。

“不错,是一种很昂贵的茶叶。”

“这茶叶,竟然还能用来炒虾?”顾闲细嚼慢咽,感受着口中香味,心生赞叹,“味道竟……这样的味道,便是你说的清香?”

夏知雨点点头,“这道菜名诗礼银杏,诞生于一座学府之中,是为甜糯口,适量食之,亦可解酒止咳。”

“这名字倒也确实充满书卷气。”

诗礼银杏,诞生于孔府,因所建造的诗礼堂前有银杏两株,每逢孔府宴席,便会取这银杏果入菜,因此便将其称为,诗礼银杏。

蕴含孔府书卷